第八章青铜器装饰风格包括器表纹饰、器胎和其他附加装饰二里头文化时期1.纹饰以素面为主,只有少量细凸线型的几何纹和小乳钉纹。2.器胎薄而轻,口沿加厚,柱为楔形且较小。薄镂孔,细耳。鋬细凸线网纹二里头文化铜爵小楔形双柱、薄镂孔鋬二里头文化铜爵二里头文化铜角小乳钉纹二里头文化铜斝二里头文化铜斝、盉二里头文化铜牌二里头文化铜铃2000年圪当头村出土,长13.5,厚0.5cm二里头文化铜钺二里头文化青铜兵器二里岗文化时期1.纹饰有兽面纹、卷云纹、连珠纹、大圆涡纹等。单层的宽平条带型和细凸线型兽面纹特别流行。2.器胎仍较薄,但有逐渐增厚的趋势。常见小蘑菇形柱,流行有槽的假厚耳。圈足上常有圆形或十字形镂孔,器物肩部开始加兽头装饰。兽面纹兽面纹又称饕餮纹。考古所说的饕餮是指一种怪兽的正面形象。一般兽首居中,而身子在兽面两侧对称展开。二里岗文化铜方鼎郑州张寨南街(杜岭2号)兽面纹乳钉纹有槽假厚耳兽面纹+连珠纹二里岗期的兽面纹尾巴多上卷兽面纹+连珠纹一九八二年郑州北二七路卷云纹+连珠纹卷云纹和连珠纹一般作为辅助性纹饰,以条带的形式存在云纹斝一九五八年郑州出土小蘑菇形柱云纹条带圆涡纹拓片圆涡纹既可做主体纹饰,亦有做辅助纹饰者。圆涡纹斝一九五八年郑州出土圆涡纹牛首尊一九八二年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十字形镂孔牛首饰兽面纹觚一九六五年郑州铭工路十字形镂孔兽面纹罍一九八二年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兽头饰圆形镂孔双层花纹二里岗向殷墟过渡期间开始流行有地纹的双层花纹,并出现三层花纹。而且有的器物内壁随外壁浮雕而起伏不平。殷墟文化时期1.流行三层花纹,但浮雕型主体纹饰部位的内部是平的,不随外壁而起伏。晚期流行无地纹的素面浮雕型纹饰。纹饰母题主要有兽面纹、鸟纹、夔纹、蝉纹、方格乳钉纹等。兽面纹尾巴多下卷。2.胎较厚重,大蘑菇形柱或伞形柱,厚、鋬厚耳,流行方形扉棱。上和器物肩部常见鋬兽头装饰。圈足上也有镂孔,但镂孔较细。三层花纹细密云雷地纹+兽面纹+卷云纹选自《商周青铜器纹饰》图86兽面纹鬲殷墟郭家庄二号墓〇鸟纹选自《商周青铜器纹饰》上图498、下图575提梁鸟纹卣殷墟郭家庄一六号墓〇鸟纹夔纹据文献,夔是一种形近于龙的怪物,却仅有一足。考古一般指动物的侧身形象。选自殷墟郭家庄M160:172铜卣提梁表面夔纹鼎殷墟妇好墓夔纹方形扉棱厚耳蝉纹选自《商周青铜器纹饰》图640蝉纹鼎安阳孝民屯一五七三号墓蝉纹夔形扁足方格乳钉纹方格乳钉纹一般作主体花纹选自《商周青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