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工学院学报JournalofAnyangInstituteofTechnologyVol.22No.1(Gen.No.121)Jan.,2023第22卷第1期(总第121期)2023年1月DOI:10.19329/j.cnki.1673-2928.2023.01.008从《法兰西内战》看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及其时代价值陈冬阳(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巴黎公社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次将“人民”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使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从科学变成现实。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科学界定了人民主体的范围,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人民主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原则。新时代,深挖《法兰西内战》中蕴含的人民主体思想,厘清其演进脉络以及内涵意蕴,对深刻理解这一思想,贯彻和落实“人民至上”理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关键词:人民至上;《法兰西内战》;人民主体;巴黎公社中图分类号:B0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28(2023)01-0028-05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对巴黎公社运动民主实践进行了科学总结,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丰富而深邃的人民主体思想。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演进图谱,“人民”一直是历任党中央执政理念的永恒主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1]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读《法兰西内战》,深入挖掘其人民主体思想,不仅可以达到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目的,对于贯彻和落实“人民至上”理念同样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同唯物史观处于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中。梳理《法兰西内战》前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演变轨迹,对于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至关重要。1.1萌芽时期:从《博士论文》到《莱茵报》这一时期,随着对毕业论文的选择和对社会状况的深入了解,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开始萌芽。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对于自我意识以及对哲学理性与现实世界统一关系的强调,为论证人民主体地位提供了哲学基础。《莱茵报》时期,马克思首次真正意义上深入参与社会实践。当时,社会的最大矛盾表现为横征暴敛的普鲁士政府与饱受剥削压迫的贫民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担任报社编辑期间,撰写了大量批判普鲁士当局漠视贫民生活状态,维护贫苦大众利益的文章。在关于出版自由的辩论中,马克思意识到议会中的不同势力代表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