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2021年版01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0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0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前言人类社会在走出原始社会后,开始进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阶级和阶级对立的存在为特征的发展轨道。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制基础上的三种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特别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我们透视资本主义政治和文化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过程,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与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是商品经济的高级或发达形态。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财富表现为一种惊人的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它的元素形式。因此,剖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就自然成为揭示资本主义本质的出发点。1.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一、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然经济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存在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各行各业的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多种需要,就要求互通有无,因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需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所有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产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只能进行交换。私有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交换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劳动产品便必然采取商品的形式,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便必然釆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岀现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有所发展,但不占主导地位。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