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品I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监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专题三第一讲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二讲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尺度第三讲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科学实践观及其意义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认识论与思想路线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一讲我们为何要认识世界,我们为何能认识世界,我们如何认识世界?这涉及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即科学实践观、认识本质论和认识过程论。一、“知就是行”是正确的吗?二、认识世界是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吗?三、认识能不能一蹴而就?第一讲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一、“知就是行”是正确的吗?问题导入“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王阳明:《传习录》“知”和“行”的关系是中国哲学的重要主题。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从道德良知意义上阐明“知”即是“行”。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究竟什么是“知”、什么是“行”?“知”和“行”谁先谁后、谁是基础?第一讲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王夫之:《礼记章句》(明末清初)王夫之(1619—1692)中国哲学中的知行关系“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阳明:《传习录》(明)王阳明(1472—1529)“致知力行,论其先后,固当以致知为先。然论其轻重,当则以力行为重。”——朱熹:《朱子语类》(南宋)朱熹(1130—1200)第一讲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王阳明知行合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在先,行在后。朱熹行先知后,知源于行。知对行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但他仅把“行”局限于个人行为。王夫之第一讲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西方哲学家对实践的论述“站在实践观点上,人只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用场,去同一切事物打交道。”——费尔巴哈:《宗教本质讲演录》【德】费尔巴哈(LudwigAnd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