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原串讲三课件.pptx
下载文档

ID:3484911

大小:2.89MB

页数:103页

格式:PPTX

时间:2024-05-0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串讲 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三,课程内容,绪论,马克思主义哲学(1-3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4-5章),科学社会主义(6-7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WWW.SUNLANDS.COM,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知识脉络,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经济成为最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的社会形态是()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成为最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的社会形态是()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商品含义的是()A: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B:具有稀缺性的物品C:为自己而生产的有用物品D: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物品,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商品含义的是()A: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B:具有稀缺性的物品C:为自己而生产的有用物品D: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物品,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两个必备因素),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两个必备因素),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两个必备因素),抽象劳动(精力消耗),价值(值多少钱),具体劳动(做啥事),使用价值(有啥用),交换人类劳动社会属性,对自然物的改造自然属性,商品的二因素包括()A:使用价值和价值B:超额剩余价值C:剩余价值D:相对价值,商品的二因素包括()A:使用价值和价值B:超额剩余价值C:剩余价值D:相对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生产关系D:交换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生产关系D:交换关系,【单选题】在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中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是()4-P161 1401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C.简单劳动 D.复杂劳动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4-160 1504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单选题】1.在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中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是(A)4-P161 1401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C.简单劳动 D.复杂劳动2.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B)4-160 1504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具体劳动()A、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社会生产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单选题】,具体劳动(A)A、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社会生产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单选题】,以下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只是具体劳动B: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C: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D: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以下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只是具体劳动B: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C: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D: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 商品价值=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劳动的价值,1、以物化劳动的形式存在;2、不创造新价值。,1、以活劳动的形式存在,是新消耗的抽象劳动;2、创造新价值。,商品的价值量(1)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即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来计量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在生产商品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是由()所创造的A:活劳动B:物化劳动C:抽象劳动D:具体劳动,在生产商品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是由()所创造的A:活劳动B:物化劳动C:抽象劳动D:具体劳动,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叫做()A:商品的社会价值B:商品的个别价值C:商品的生产价值D:商品的劳动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叫做()A:商品的社会价值B:商品的个别价值C:商品的生产价值D:商品的劳动价值,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P165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生产资料私有,个人进行生产。社会劳动:生产的商品要在社会上卖。,矛盾: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赚大钱,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亏本,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和作用 P166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构成商品价格基础的是()A、使用价值B、价值C、商品供给D、商品需求,【单选题】,1、构成商品价格基础的是(B)A、使用价值B、价值C、商品供给D、商品需求,【单选题】,资本的本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可变资本(v):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P169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2、劳动力商品(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维持自身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繁育后代+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带来剩余价值。,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3、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选择题)劳动过程: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价值增殖过程:资本家会迫使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创造其自身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为其创造出剩余价值的过程。剩余价值: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P172-1741、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绝对剩余价值(延长工作日)相对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小总结,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A:生产资料B:劳动力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A:生产资料B:劳动力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单选题】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是()4-P170 1207 A能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B能生产出具有价值的物品 C仅能生产出自身价值 D能生产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单选题】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是(D)4-P170 1207 A能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B能生产出具有价值的物品 C仅能生产出自身价值 D能生产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单选题】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4-P172 1304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流动资本D.流通资本,【单选题】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A)4-P172 1304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流动资本D.流通资本,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选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C)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选题】,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B、获取超额剩余价值C、生产相对剩余价值D、降低劳动力价值,【单选题】,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B)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B、获取超额剩余价值C、生产相对剩余价值D、降低劳动力价值,【单选题】,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A、资本的有机构成B、资本的价值构成C、资本的技术构成D、资本的数量构成,【单选题】,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C)A、资本的有机构成B、资本的价值构成C、资本的技术构成D、资本的数量构成,【单选题】,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数量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A、有机构成B、价值构成C、技术构成D、数量构成,【单选题】,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数量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B)A、有机构成B、价值构成C、技术构成D、数量构成,【单选题】,一、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P178-180(一)资本的循环(P178-180),职能: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形式:货币资本,购买,生产,销售,职能:生产剩余价值形式:生产资本,职能:实现剩余价值形式:商品资本,流通环节,流通环节,生产环节,第三节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二)单个资本的周转产业资本家为了达到获取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实现资本价值不断增殖的目的,产业资 本的运动不能经过一次循环就停止,而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循环运动。这种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就是资本周转。,一、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资本周转时间,生产资本的构成,生产时间时间越短,效率越高,增殖越快,固定资本厂房、机器流动资本原材料,流通时间时间越短,增殖越快,一、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P178-180(二)资本的周转,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A、生产阶段B、流通阶段C、购买阶段D、销售阶段,【单选题】,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C)A、生产阶段B、流通阶段C、购买阶段D、销售阶段,【单选题】,根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资本家的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C、商品资本和流通资本D、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单选题】,根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资本家的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B)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C、商品资本和流通资本D、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单选题】,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不包括()A、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B、生产资本的构成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D、年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单选题】,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不包括(D)A、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B、生产资本的构成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D、年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单选题】,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从价值形态上看: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三部分构成 从实物形式上看: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构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如何实现的,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价值补偿,物质补偿,【单选题】1、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A.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B.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单选题】1、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C)A.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B.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2、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分析()A、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是如何实现的B、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C、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的D、资本循环是怎样运行的,【单选题】,2、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分析(A)A、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是如何实现的B、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C、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的D、资本循环是怎样运行的,【单选题】,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P181-1821、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特征:商品生产过剩。2、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3、根源: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的矛盾。4、经济危机呈周期性爆发的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最典型的现象是()A、生产过剩B、商品短缺C、长期萧条D、持续高涨,【单选题】,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最典型的现象是(A)A、生产过剩B、商品短缺C、长期萧条D、持续高涨,【单选题】,2、经济危机之所以周期性爆发,其原因在于()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B、资本主义不好,社会主义好C、垄断的存在D、资本主义有很大的局限性,【单选题】,2、经济危机之所以周期性爆发,其原因在于(A)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B、资本主义不好,社会主义好C、垄断的存在D、资本主义有很大的局限性,【单选题】,立法权(议会),行政权(政府),司法权(法院),第四节 结构图,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P1861、资本主义国家制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国体:资产阶级专政。政体: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制。2、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的核心和主要标志:议会制。,WWW.SUNLANDS.COM,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节 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自由生产,生产集中,垄断,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P196(选择题),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征:自由竞争,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形成:生产资本的几种;资本主义大企业联合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20世纪上半期)混合联合企业(20世纪后半叶)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最主要的垄断组织是跨国公司,(生产、法律上独立),(同盟),(生产、经营全过程),超大型垄断集团高级形式,第一节 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P196(选择题)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1)金融资本:工业资本+银行资本;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2)金融寡头: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第一节 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单选题】1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分为()6-P196 1210、1510A分工、协作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 B自由竞争和垄断两个阶段 C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三个阶段 D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两个阶段,【单选题】1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分为(B)6-P196 1210、1510A分工、协作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 B自由竞争和垄断两个阶段 C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三个阶段 D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两个阶段,2、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C、金融资本D、商业资本,【单选题】,2、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C)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C、金融资本D、商业资本,【单选题】,3、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A、“参与制”实现的B、“个人联合”实现的C、竞争机制实现的D、价格机制实现的,【单选题】,3、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A)A、“参与制”实现的B、“个人联合”实现的C、竞争机制实现的D、价格机制实现的政治上是通过个人联合实现,【单选题】,【单选题】4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6-P203 1201 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资本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金融资本主义,【单选题】4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C)6-P203 1201 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资本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金融资本主义,5、由资本主义国家收购部分股权后的私人企业属于()A、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B、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C、资本主义国有经济D、资本主义私人经济,【单选题】,5、由资本主义国家收购部分股权后的私人企业属于(B)A、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B、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C、资本主义国有经济D、资本主义私人经济,【单选题】,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P206(选择题)(3)主要政策:1.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2.货币政策。对利率的调节,对货币流通量的调节。3.调控货币量三大手段(法宝)。公开市场业务;最低准备金率政策;再贴现利率政策。4.国民经济计划化。,第一节 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5)垄断资本的扩展资本输出(选择题)借贷资本输出(贷款给其他国家)生产资本输出(在外国投资办企业),第一节 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单选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