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6、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pptx
下载文档

ID:3484877

大小:11.69MB

页数:184页

格式:PPTX

时间:2024-05-0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06 第六 社会主义 发展 及其 规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2021年版,前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16世纪初期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算起,社会主义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也经历了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兴起的过程。站在21世纪中国的历史制高点上,学习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深入总结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我们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这300多年正是欧洲从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使广大劳动群众虽然从人身依附的封建关系中走出来,但随即又陷入资本主义新的剥削方式中,为资本主义所奴役。资本主义活生生的现实,打破了启蒙学者对这个新社会的华美预言,无异于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是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所著乌托邦一书。书中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没有私有财产和剥削现象,城乡之间没有对立,人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实行按需分配。,受乌托邦一书的影响,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于1602年在监狱里写岀了太阳城,进一步描绘了一个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和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到了18世纪,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分别在自然法典和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中,论述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了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太阳城记述一个热那亚航海家在旅途中偶尔到达的不为人知的理想国太阳城的故事。在太阳城里每个公民都是社会的公仆。工作是根据每个人的爱好进行分配的。,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圣西门提出“实业制度”,并奔走呼吁,希望法国统治者能接受自己的改革方案。傅立叶提出以“和谐社会”代替资本主义,并在一个农场里进行组建“法郎吉”(和谐社会基本单位)的试验。欧文是一个工厂主,他曾在自己领导的苏格兰新拉纳克大棉纺厂进行慈善试验。他缩短工时,设立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把一个愚昧黑暗的新拉纳克变成了完善的模范移民区。1824年,他到美洲从事共产主义试验,在印第安纳州建立了“新和谐公社”,实行财产公有,成年人享有平等的权利。虽然欧文的共产主义试验最终失败了,他也因此变得一贫如洗,但是他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坚定信念。,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正如恩格斯指出的,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虽然“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理论上致力于对社会制度的分析。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辛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切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傅立叶认为被资产阶级视为永恒的文明制度是万恶之源,是人人互相反对的战争,是贫富分化的极端,商业欺诈的乐园,道德败坏的温床,但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这种时代的局限性说明,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并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不成熟的社会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能从头脑中产生出来”。,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确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矛盾的激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更加激烈。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并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从自发走向自觉,表现出改造社会、创造历史的巨大力量。这些新的变化,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提供了社会需要和客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特殊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略策略,科学预见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理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从根本上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自产生之后,逐步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斗争,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就在共产党宣言发表时,欧洲爆发了规模浩大的1848年革命。革命从意大利开始,随即发展到法国。在法国革命影响下,德意志各邦也爆发了革命运动。这次革命具有资产阶级性质,任务主要是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在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不得不暂时联合无产阶级共同斗争,从而使革命打上了无产阶级的印记。马克思、恩格斯领导共产主义者同盟积极投身革命,通过创办新莱茵报为无产阶级提供革命指导,恩格斯还直接参加了武装起义。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流亡英国,总结革命经验,丰富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新莱茵报民主派机关报,是世界上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纸,是德国和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民主派机关报,于1848年6月1日在德国科隆创刊。马克思和恩格斯为该报写了400多篇文章,近80万字。报纸订户最多达6000份左右。,(一)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18481849年欧洲革命后,资本主义在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到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各国工人运动重新活跃起来,并表现出加强国际联系的愿望。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应运而生。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在马克思指导下,第一国际大力支援各国的工人运动,支持反封建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影响日益扩大。第一国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国际工人运动的结合,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一)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第一国际,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这场革命是在法国同普鲁士之间发生战争、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激化的情况下爆发的。,起义胜利后,巴黎人民立即开始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他们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废除资产阶级议会制,成立了新的国家机关巴黎公社。公社取消征兵制和常备军,以人民武装国民自卫军作为唯一的武装力量。公社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如建立革命秩序、恢复生产、实行政教分离和男女平等。特别是公社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用以防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一是规定所有公职人员无论职位高低,实行全面的选举制和撤换制;二是取消高薪制,规定任何工作人员年薪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薪水平。,(一)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巴黎公社仅存在了72天,就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马克思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意义,认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并保持胜利果实的首要条件是要有革命的武装;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无产阶级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一)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失败后,欧洲各国工人运动进入低潮,第一国际不得不自行解散。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19世纪7080年代,工人运动重新高涨起来。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无产阶级政党和团体在欧美各国纷纷建立,并提出了重新走向联合的要求。1889年7月,在恩格斯的指导下,国际社会主义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诞生。第二国际在组织和积聚革命力量,反对资本主义、军国主义,促进工人运动发展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一)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第二国际,(一)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国经济政治形势出现了巨大变化。新的形势引起了国际工人运动内部的分化,出现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主张通过和平的议会斗争和改良播施,使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尽管马克思主义者开展了对修正主义的斗争,但在第二国际后期,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还是占了上风,最终导致第二国际解体。,伯恩施坦首先提出对马克思的学说进行“修正”,从而公开地、全面地篡改马克思主义,故又称伯恩施坦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晚年已经敏锐地关注到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的一些苗头,并作了初步的分析,科学论述了和平斗争与暴力革命的关系。1895年,恩格斯去世前夕在为马克思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书写的长篇导言中,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论述了利用资产阶级民主和普选权的重要性。但是,恩格斯在重视合法斗争的同时,并没有否定暴力革命的作用,那种断言恩格斯晚年放弃革命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一)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二)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列宁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俄国实际,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策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列宁总结了当时变化了的新情况,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获得胜利。,(二)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