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专题.ppt
下载文档

ID:3482376

大小:486.50KB

页数:32页

格式:PPT

时间:2024-05-0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地理 专题
地 理 专 题,第一专题地球概况和地球运动 第二专题 资源、人口与环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及其圈层结构 地球的表面形态,2.1 地球概况,3.2 天体的运行,地球的运动季节和历法天气与气候,第一专题地球概况和地球运动,包涵内容,学习目的,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应该认识地球,懂得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自然现象与地球的状态有关,2.1 地球概况,遵循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方式1、首先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银河系太阳系2、了解地球的起源后,重点放在地球的圈层结构上 地球的外部圈层内部各层次特点地球表面(与人类密切相关),一、学习方法:,二、学习要求,重点掌握和理解:太阳系的结构和九大行星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外部和内部圈层地球的海陆分布、陆地形态,一般了解:恒星、银河系、磁层、地球表层、海洋的形态不作教学要求:地球的起源、演化地表形态的变化,三、学习资源,1、文字材料:自然科学基础主教材第33-55页自然科学基础辅导材料2、IP课件第七讲,四、重难点分析,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二、太阳及九大行星三、地球形状和大小四、地球的外部圈层五、地球的内部圈层六、地球的表在形态,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学习要求:1、必须懂得什么是天体系统2、几个概念的理解:宇宙、恒星(难点是:恒星光度和亮度的区别)3、认识银河系,1、首先懂得天体系统,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这一由大到小的组成系统,2、了解宇宙和恒星(难点:恒星的光度和亮度),宇宙和恒星的概念:宇宙:是天体万物,是一切存在的总称。宇宙是物质世界,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时间上无始无终,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恒星: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能够自身发光的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天体(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特点是飞快地运动着、一般能发光发热,光度亮度,:恒星本身的发光程度,即它表面所发光量的强弱,用绝对星表示,:恒星在地球上的受光强度,即肉眼所见恒星明亮程度的大小,用视星等表示,视星等分为六级,一级最亮,六级最暗,搞清恒星的光度和亮度的区别,宇宙中有10亿个类似银河系的星系,太阳位于银盘的一个旋臂上,距银心有一段距离,宇宙中已观测到的所有星系称为总星系,形态如铁饼状的圆盘体,3、对银河系的认识,搞清太阳在其中的位置,中部较厚:核球四周较薄:银盘,二、太阳及九大行星(这是本章的第一个重点内容),1、记住太阳外部的三个圈层的名称 和相对位置2、记住九大行星的名称和相对位置分别认识类地行星和类要行星的位置和特征上的差异,日冕,色球,光 球,太阳内部,底层为光球,厚度500千米,在太阳大气中密度最高,是整个太阳中最明亮的部分,光辐射从这里发出,人们所看到的太阳实际是光球,中层不色球,厚度约2000千米,亮度仅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密度也较低,边缘呈锯齿形(日饵),是强烈的上升气流所致,外层为日冕,厚度为太阳半径的几倍,密度、亮度很低,其气体粒子不断向外扩散,形成太阳风,温度,1、太阳的外部圈层,太阳是地球能源的真正来源,(除冥王星),外行星,九大行星的运动规律:,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指所有行星轨道的偏心率都很小,几乎 近于圆形,:所有行星的公转轨道面都是比较接近的,大体在一个平面上,与地球轨道面的交 角都不大,:指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相同的,也 同太阳自转的方面一致,总结性的问题:如何回答太阳系的组成和特征?,太阳系的组成:太阳以及行星、卫星及慧星、流星和星际物质,主要是太阳和九大行星 质量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太阳上,光和热也来源于太阳 行星有九大行星:包括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 太阳的特征:以太阳为中心,行星、卫星及慧星、流星和星际物质环绕太阳公转 太阳大体上是个球体,三、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知道地球的形态记住地球的半径数据2、认识地球特征的意义,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日地平均距离1.196 108千米 梨状体赤道半径大于两极半径,且北极略 突、南极略平 巨大的体积: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 极地半径6357千米、体积1.0831012立方千米 巨大的质量:5.976 1027克,接受太阳热辐射是适中的,地球表面形成了适宜的温度,对生命圈的出现十分重要,形成强大的引力,避免地表大气逸散到外层空间去,对生命的存在有利,是地表自然环境产生的基础也是生命产生和维持的必要条件,球状的形态使地球上各处太阳高度不同,造成热量的带状分布和自然现象的复杂多样,四、地球的外部圈层(这是这一节的第二个重点),1、先搞清同心圈层的概念2、记住地球的外部圈层组成3、知道每个圈层的作用(特别认识大气层的最底层的作用),1、同心圈层:是指以地心为共同球心,但物质成分和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圈层。请参看教材P44页的示意图以固态的地球表面为界,以外部分为外部圈层,以内部分为内部圈层。,外部圈层,大气圈水 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超外圈磁层,人类居住场所,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内部圈层,2、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既是相互区别和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圈层,大气圈:存在于整个地球外层,是由气体组成水圈:指连续包围地球表面的水层,包括液态水、固态水和汽态水生物圈:是地球特有的圈层,和大气圈、水圈甚至地壳交织在一起,3、大气层最底层对流层与人类生活有关(查看教材P45“大气垂直分层”图),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 水圈中气态水、生物圈的范围也与对流层有关 紧靠地面,对流层受地球引力最大,大气密度最大,并集中了大气中绝大部分的水汽,成为一切天气现象的活动场所;由于地面各处受太阳辐射能等不同影响,造成大气气温、密度、压力等的差异,形成上升下降的对流,引起风、雨、雪、云等各种天气过程的发生。,五、地球的内部圈层,要求理解内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是这一节的难点内容),要求认识地壳部分陆壳和洋壳的区别,地球的内部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各自又分为两部分 地壳部分很重要:与人类生活有很大关系,如地震现象、矿产资源 人类对地球内部相对了解最为详尽的部分,大陆型地壳为双层结构,大洋型地壳单层结构,(1)地壳结构:质量占全球极小,密度小空间上分布为陆壳和洋壳以康拉德面分为两层:上层(硅铝层)和下层(硅美层),富含氧化硅和氧化铝,富含氧化硅和氧化镁,(2)地幔:质量占全球约七成,密度向内逐渐增大,结构:上地幔(含软流圈)、下地幔,位置:位于岩石圈之下,在上地幔60250千米深度范围内地质意义:可能是岩浆的源地,并与地球表面的许多活动 有密切的关系,造成地幔对流、海底扩张和板 块构造,在地表出现地震和火山现象,形成有 用的矿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