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反映了外国使者由唐朝官员引导拜见唐朝皇帝的情景。《礼宾图》局部(陕西省乾县乾陵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壁画。唐景云二年,高184cm、宽342cm。)礼宾图鸿胪寺官员东罗马使节日本或高丽使节东北少数民族使者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玄奘你知道唐僧的原型是谁吗?唐三藏经藏(佛经)律藏(戒律)论藏(著作)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玄奘西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玄奘西行1.玄奘2.西行目的:3.西行时间:4.西行过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玄奘西行1.玄奘2.西行目的:求取原版佛经3.西行时间:627-645年4.西行过程:长安--天竺偷渡玉门关路阻火焰山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5.天竺经历①曲女城讲经②那烂陀寺学习6.贡献①②③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5.天竺经历①曲女城讲经②那烂陀寺学习6.贡献①翻译佛经、《大唐西域记》②弘扬了佛教文化;③加强了唐朝与天竺的交往玄奘取经回长安《大唐西域记》书影大雁塔兴教寺玄奘舍利塔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二.鉴真东渡1.遣唐使2.鉴真3.东渡过程4.贡献鉴真(688~763)日文又称鉴真(がんじん),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鉴真六次东渡鉴真六次东渡鉴真一行前后历时十二年,六次启行,五次失败,航海三次,几经绝境。鉴真到达日本鉴真到达日本从鉴真的事迹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鉴真为中日友好做出了哪些贡献?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唐代建筑圆通寺日本平安时代建筑平等院鉴真坐像夹漆坐像:干漆夹纻又称夹纾、挟纻,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作为漆塑像的方法,先用泥塑成胎,后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反复再涂多次;最后把泥胎取空,因此又有“脱空像”之称。用这种方法塑像不但柔和逼真,而且质地很轻,因此又称“行像”。早在晋代就已将“干漆夹苎法”工艺用于寺院的佛像制作,唐代中期,僧人思托就将此法传到日本,当时由他制作的鉴真坐像被日本奉为国宝。1980年,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唐招提寺住持森本孝顺长老三.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隋唐时期,广州成为中国的第一大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由广州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各国的航线,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2.海上丝绸之路①路线:广州—波斯湾—红海②往来物品:③设立市舶司(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