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货币流通第一节货币的定义及计量一、货币的定义有关货币的定义,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回答(1)从职能出发的定义:(2)从本质出发的定义: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对货币更本质的认识:为什么在家庭范围内获取物品不需要使用货币?(4)再提一个问题:在你的财产中,货币形式的财产与其他财产有什么区别?现代社会人们持有财产的形式流动资产实物资产资产固定资产形式货币:现金、存款金融资产?有价证券:股票、债券二、货币的范围:现金货币与非现金货币。“货币性”——即“流动性”的概念:资产变为实际的购买能力的大小。从流动性的角度说,一切资产都有一定程度的货币性。货币只是一切资产中流动性最大的资产而已。三、货币层次的划分:划分的标准是流动性的大小M0=流通中的现金M1=现金+活期存款(可使用转帐支票的)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第二节货币的职能职能的定义:由事物的本质决定其所具有的客观功能。职能不等于作用一、价值尺度:价值尺度职能的定义二、流通手段:流通手段的定义和要求三、储藏手段:储藏手段的定义和意义四、支付手段:支付手段的定义以上四个职能当中,前两个是最重要的。马克思曾说“价值手段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就是货币。”有关世界货币的说法第三节货币的种类一、货币形态的发展:(一)商品货币阶段:齿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二)金属货币阶段:布、刀、环钱、秦半两、元宝、称量货币、铸币、银两、银圆(三)纸币阶段——现代社会的“信用货币”制度:银行券、纸币、存款货币(支票、本票、汇票、信用卡)关于电子货币二、货币的种类:见教材图表货币形式发展演进概要名义价值=实际价值(实物货币特征)名义价值>实际价值(信用货币特征)一般实物实物信用银行券货币货币纸币金属存款(贱贵)第四节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有关货币流通的一切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的总称。一、货币制度的内容:二、货币制度的演变:(一)银本位(二)金银复本位(三)金本位(四)纸币本位——信用货币制度三、新中国的货币制度:第五节货币流通一、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联系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二、货币流通的渠道:(一)现金流通渠道——以中央银行为源头,以商业银行为中心,现金货币往复运动。(二)非现金流通渠道——自始至终存款货币的收付都不离开银行,始终在银行内部转辗运动。三、货币流通规律:规律——事物发展的客观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