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第36卷第1期阴山学刊YINSHANACADEMICJOURNALFeb.2023Vol.36No.1从道德层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秋胡戏妻》∗温斌(包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内蒙古包头014030)摘要:元代各族文人在多元民族文化融合一体的时代风尚影响下,从不同方面镌刻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印迹,女真族戏曲家石君宝以罗梅英这一具有鲜明时代性文化精神特质的女性形象塑造,彰显出传统文化道德美的力量,也使《秋胡戏妻》成为元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重要力量。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道德;信;义;《胡秋戏妻》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869(2023)01-0011-04“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出自元人许有壬《大一统志序》[1],意味着元文坛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一体的时代风潮席卷天下,各族文人不约而同记录和彰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步形成的历史印痕,而女真族戏曲家石君宝则在传统道德文化的恪守继承中推进,塑造了仁善独立的罗梅英这一具有鲜明时代性文化精神特质的女性形象,成为元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力量。石君宝的生平资料稀少,尤其他的族籍,各种版本的文学史均无统一的观点,但都提到孙楷第《元曲家考略》论为女真族之说,本文也依孙先生所说。石君宝虽为女真族戏曲家,但他的《秋胡戏妻》相异于同时期的女真族戏曲家李直夫《虎头牌》充溢着鲜明而热烈的女真风俗习惯,也没有明确的“女真人音声歌之”的多样女真曲调[2],而是在全力恪守、传扬仁善为美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熔铸时代精神,将古代女性文学形象推展到全新的高度,体现出不断丰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德美色彩。钟嗣成《录鬼簿》言:“《紫云亭》《秋香怨》《曲江池》《醢彭越》《哭周瑜》佳句美,《断岁寒三友》《红绡驿》《雪香亭》《秋胡戏妻》。共吴昌龄么末相齐。柳眉儿《金钱记》,石君宝□黑迹,禾黍离离。”[3]可以看出,石君宝的创作主要集中于历史追寻和女性爱情婚姻两大主题,充分说明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识的深刻和对女性的特殊关注,逐使他的《秋胡戏妻》具有了传扬传统文化、助推元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文化基础。民间化道德对传统政治化道德的改造,意味着石君宝的道德之美更具有社会民众认同的价值。《秋胡戏妻》最初见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节义》篇,其小序说:“惟若节义,必死无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