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杭州城市绿化以拆违建绿、借地绿化、临时绿化、道路、河道绿化等为抓手,不断加大投入和建设、养护管理力度,初步形成乔、灌、花、草结合,点、线、面衔接,比较完善的立体绿地系统。西湖四周,画桥烟柳,山色葱茏,云树笼纱,绿荫环抱。城区河道形成了纵横交叉的绿带网络。道路绿化量大色浓,气势恢宏,怡人心腑。新建和改建的一批城区公园各具特色,成为市民休闲、晨练、游憩的场所。立体绿化与平面绿化相互衬托,成为杭城又一亮点。至2001年底,杭州城区绿地面积达6219公顷,绿化覆盖面积6839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4.44%,城区绿地率上升至31.12%,人均公共绿地达到7.46平方米。城市绿化,进一步改善了杭城的生态环境,丰富了城市景观,提升了城市品位。在草坪上种植一些结构紧密的树丛,进行树丛隔离带的配置,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上拥有更多绿量,还可以在享受绿色美景的同时拥有独立的空间,因此,在草坪空间上运用树丛进行隔离可以一举多得。草坪空间的树丛隔离带常用于草坪与道路的隔离,草坪与建筑物的隔离。除了突出城市建筑物的轮廓外,最重要的是可以隔音除尘。如在草坪与道路之间的隔离带,就是运用花卉、灌木、高大的树丛形成的,将草坪与道路完全隔离开来,行人与草坪上的人互不干扰。从而使草坪上的人在享受到自然美的同时,又形成一个独立的舒适的娱乐空间。在城市建设中,为突出城市建筑物的轮廓,也采用草坪———花坛———树丛的设计方式,形成隔离绿化带,可以隔音除尘,又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间绿化,给人无尽的视觉舒适感。还有在一些工矿企业,特别是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工厂内,如噪音强烈的车间,不仅要选择枝叶密集、树形较高大的乔、灌木树种,而且地被植物也应适当高些,组成较密的树墙,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干扰。现在运用最广泛的树丛隔离带设计形式就是采用草地上种植草本花卉,草本花卉过渡到灌木,再过渡到不同高度的树丛,形成一个多层次、景观丰富,并具有除尘、降噪功能的生态景观隔离绿化带。作为隔离树丛的树种,可以选择单一的树种,也可应用高低不同层次的树种,在我国的南北方都宜选用常绿树种为主,根据南北方树种类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当地适宜性强的树种。北方常用的有油松、侧柏等,南方的常绿树木较多,要选择分枝点低,枝叶发达、浓密,枝条开展角度小的常绿乔木。草坪上树丛的配置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其美化环境、改善和保护环境的综合功能。要考虑树木外形美、色彩美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之美。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