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2一.问题二.问题解决模式的探讨三.教师的教四.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培养3一、问题4当代社会发展的特点:•社会网络化----信息爆炸,获取方便,信息迷失•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5•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终身化、开放化、个性化、结构多样化、内容现代化•高等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个性化6•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是高校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新学习模式”的主要特色•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是“新学习模式”的主要优势•个性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模式则是“新学习模式”探索中的难点•能否尽快培养出一批能够理解和适应网络文化,并能参与网络文化创造的优秀师生队伍,则是高校“新学习模式”探索成败的关键7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迟惠生:•这种技术目前究竟处于什么状况,有多少高等学校、在多大程度上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有多少教师真正能够自如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他们的教学活动?•有多少学生熟练地利用教育技术手段来加速或提高他们的学习?•有多少课程是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编写讲稿或讲授的?8910111213全国约3万所中小学已建立校园网•80%以上的学校只用于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没有其它的教育教学应用•其余20%学校,除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外,部分用于教育行政管理,部分用于辅助教学(基本上是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真正能在各学科教学中,经常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教学改革,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学校不到5%14•美国在九十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在教育信息化进程快速实现的前提下,基础教育质量不仅没有提升,其教育部门的高层主管还承认有较大程度的削弱15二、解决模式探讨16CAI(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中后期。其主要特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而且这些CAI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17CAL(ComputerAssistedLearning):•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后期。其主要特征是逐步从辅助教转向辅助学,即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例如帮助搜集资料、安排学习计划、辅导答疑、作为伙伴与你平等讨论、谈心等等。即不仅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师的教,更强调利用计算机辅助学生的学。18IITC(IntegratingITintotheCurriculum):•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到现在。其主要特征是不仅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