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东汉的兴衰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历史年表研读,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光武中兴的背景和措施教学难点: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刘秀的陵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西南,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原因有哪些?东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二、新课讲授1.材料展示: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汉书·王莽传》2.教师讲述: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了各地农民起义。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3.材料展示:及王莽篡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至光武中兴,百姓虚耗,十有二存。——范晔《后汉书·郡国一》4.问题探究: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巩固他的政权?(把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作一比较,找出共同点)提示:时间事件背景措施西汉初期高祖[来源:学科网]措施社会经济凋敝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1.让士兵还乡务农[来源:学#科#网]2.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3.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来源:学科网ZXXK]东汉初期光武措施社会经济凋敝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1.多次下令释放奴婢2.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4.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从背景方面看,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了积极对策;从措施方面看,都是通过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5.教师讲述:光武帝的这些措施总体上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而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6.问题探究:你从光武中兴得到了什么启示?启示: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才能使社会出现盛世局面。目标导学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问题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