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标要求】知道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目标】1.了解这一时期简单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2.通过本课的学习,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3.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学习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东晋的兴亡”。第二部分为“南朝的政治”。第三部分为“江南地区的开发”。一、东晋的兴亡1.阅读教材,简述东晋的建立、发展、灭亡的历史史实。2.阅读教材,写出东晋淝水之战的影响。二、南朝的政治1.南朝建立的简要史实(时间、王朝、都城)2.简述南朝前期、后期的发展。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阅读教材,找出江南地区开发的条件(原因)、表现(成就)、重点区域、影响。2.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材料一《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区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生产技术较落后,人们没有什么积蓄。材料二《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繁荣昌盛,民户越来越多,土地辽阔,物产丰富,如果一个郡获大丰收,能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问题。材料三唐朝《通典》记载,西晋灭亡后,大量文士避难南方,南方的文学、艺术、儒学一下子兴盛起来。(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2)从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人口、技术等方面,说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结合材料三,说说除人口和生产技术外,北民南迁还给南方带来了什么?【自主建构】【直击中考】1.下列朝代都曾以建康为都城的是①东晋②西晋③西汉④南朝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3.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气候湿润B.土地肥沃C.社会安定D.北方人南迁4.某博物馆要求选出最能体现东晋南朝朝江南青瓷烧制技术的文物,最应该当选的是ABCD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