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西汉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掌握汉高祖及继任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好处;掌握“文景之治”;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内在的因果关系过程与方法研读与本课相关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做到论从史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恭俭,他们这种简朴作风一直为史家所称颂【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汉高祖及继任者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教学难点:理解休养生息政策为后来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公元前180年即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患病卧床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用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刘恒在位期间,重德治,兴礼仪,注重农业发展,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二、新课讲授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回答西汉建立的时间是何时?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提示: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长安。2.教师讲述: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毛泽东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来源:Zxxk.Com]3.图片展示:“汉并天下”瓦当“汉并天下”瓦当,直径17厘米,是西汉瓦当,陶质。此瓦正面“汉并天下”4字凸起,篆书体。“汉并天下”有称耀之意。4.材料研读:《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建立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按:醇驷即四匹毛色相同的马所驾的车),而将相或乘牛车”。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情况?提示:说明了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粮食奇缺。5.历史再现:“与民休息”(1)主要角色:汉高祖、大臣甲、大臣乙(2)剧本:汉高祖:(坐牛车出场,愁眉苦脸状)今朕已得天下,然面临诸多困难,不知采取何种政策治理天下?大臣甲:大王莫愁。臣以为可对刁民使用强政,严刑酷法,严加管理,使天下太平。大臣乙:施暴政,天下更乱!秦朝灭亡就是最好的历史教训!只有休养生息,方能稳定局势,终使大业持久不败。众臣争论不休……问学生:如果你是天子,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治理天下?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