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印象——故宫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1.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2.分析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了解李闯王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3.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学习目标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一六四四,油枯灯灭笑点江山,谁主沉浮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如果开设列一个《明代昏君名录》,你认为明朝哪些皇帝可以上榜?上榜理由是什么?明武宗朱厚照这位万岁爷生平有很多奇葩的爱好,爱玩乐,爱动物,爱美女,爱打仗,真是放荡不羁爱自由。朱厚照在皇宫大内建有豹房,养有狮子、老虎、大象等各种珍禽猛兽。他有一次逞能亲自去驯虎,差点被老虎吃掉,幸好被江彬所救。据说,《金瓶梅》主角西门庆的原型就是朱厚照。不过,风流太过折阳寿,朱厚照三十一岁就一命呜呼了。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可是他有近30年不上朝听政,是中国历史上辍朝不政时间最长的皇帝。明神宗罢朝三十年,史学家孟森称之为“醉梦之期”,并说这段时期明神宗“怠于临朝,勇于敛财,不郊不庙不朝者三十年,与外廷隔绝”。明朝第十五位皇帝,1620年―1627年在位。明熹宗朱由校时,正是外有金兵侵扰,内有明末起义的忧患时期。明熹宗朱由校却不务正业,不听先贤教诲去“祖法尧舜,宪章文武”,而是对木匠活有着浓厚的兴趣,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不顾,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而朝政全都交给了宦官魏忠贤。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探究:上图反映了明末何种社会现实?结合教材P85,思考造成这种社会现实的原因是什么?社会现实:农民遭受盘剥比较严重,大量农民丧失土地,流离失所。原因:1.皇帝怠政,朝政混乱。2.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法纪松弛,腐败滋生。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3.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丧失土地。一六四四,油枯灯灭读地图,指路线请指出李自成起义及至推翻明朝统治的经过?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1)明末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社会矛盾尖锐。(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4)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5)建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