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教材培训XX县教研室XX年X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内容标准”解读主讲XXXXX县教研室一、“内容标准”的内涵和作用内涵1.“内容标准”是实施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是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2.“内容标准”规定了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以及对其水平要求的有效限定。3.“内容标准”描述的是学生学习的行为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要求既是学习的内容,也是为达到结果而组织活动的线索。作用1.它是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2.帮助教师和学生实现课程目标,减少实施过程中的落差。3.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起宏观导向和具体指导作用。二、“内容标准”选定的原则1、以儿童生活为轴心来选择2、按三条轴线、四个方面的基本框架来选择3、要符合本年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4、要充分考虑普适性、基础性和发展性。5、对综合进来的原有学科内容适当兼顾,有机整合。6、要考虑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体验等学习方式的转变。7、要考虑分量适中,相对均衡三、形成的“内容标准”的几个特点1、较好地体现现代教育思想,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1、突出了学生生活的特点2、突出了综合的特点3、突出了实践活动内容,强化了学生的参与的特点4、突出了积极引导发展的特点2、结构上有创新以三条轴线为内在线索;以四个方面为外显形式;各方面中的小标题为教育内容归类和教育目的导向;简明的条文呈现学习内容和水平要求;关键词语强调层次。3、表述方式基本是“组织活动的线索”4、比较好操作、好检测四、对各项内容条文的具体理解和提示1、健康、安全地生活“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设这方面的内容,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2、愉快、积极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设这方面内容,旨在使学生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设这方面内容,旨在使儿童逐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具有“五爱”良好品德的公民奠定基础。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设这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