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卷】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的某制度是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之地域于一个中国之统治”这个制度是: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10.图四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11.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的是表2A.2B.31C.23D.19312.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B.民族主义的高涨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13、图5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发展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图514、“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顺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公诉人的演说陈述。”古典的这一制度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15.图6为(66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A.B.C.D.16.1968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来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说明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7.(25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文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而仕也,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群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摘自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材料二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赵轶峰《十七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