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的电容【教学目标】1.了解电容器概念及基本作用。2.了解电容器的结构,了解常用电容器种类。3.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跟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教学重点】电容的概念,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电容的概念,电容器的电量与电压的关系,电容的充、放电。【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两块相互靠近,平行放置的金属板,如果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它们之间有没有电场?两金属板间有没有电势差?教师归纳小结由此可见,相互靠近的两金属板构成的装置具有储存电荷的作用,或者说它可以容纳电荷,而两板所带正、负电荷越多,板间电场就越强,两板间的电势差就越大。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使两金属板带上正、负电荷呢?将两金属极分别按到电源的正、负两板上(同时画出电路)将“25V,4700μF”电容器(出示实物)充以16V电压,然后短路放电产生白炽的火花,并发出较大的声响。然后教师明确告诉学生“电容器可以容纳电荷”。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学生疑惑)现在我们来学习有关电容器的知识。二、新课教学1.电容器电容器是电气设备中的一种重要元件,在电子技术、电工技术中有很重要的应用收音机、电视机、充电器、电风扇、日光灯等电器中有广泛的应用。(1)电容器的构成在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也叫电介质)就是一个电容器。这两个导体叫做电容器的两个极。教师出示平行板电容器、纸介电容器(展开),介绍它们的内部结构,并指出平行板电容器是最简单的电容器,再介绍一般电容器的符号。2.常用电容器教师介绍常用电容器的种类:(1)固定电容器:电容固定不变。(2)可变电容器:两极由两组铝片组成,固定的一组铝片叫做定片;可以转动的一组铝片叫做动片;空气为电介质。(通过改变两极间的正对面积或距离来改变电容。)3.电容器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通过演示电容器上的参数强调电容器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电容器的击穿电压加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压不能超过某一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电介质将被击穿电容器损坏,这个极限电压称为击穿电压。(2)电容器的额定电压电容器正常工作时两极板上的最大电压。电容器外壳上标的就是额定电压,它比击穿电压要低。(3)电解电容器的极性电解电容器在使用时注意正负极,长引脚为正极。【例题1】某电容器上标有“1.5μF9V”的字样,则(B)A.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能超过1.5CB.该电容器所加电压不能超过9VC.该电容器击穿电压为9VD.当给该电容器加4.5V的电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