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牛顿第一定律1.能大致叙述发现牛顿第一定律的历史过程,并能作出初步评述。2.能清楚地描述伽利略关于力与运动的思想观念,以及对应设计出理想实验和相应的推理结论。3.能准确表述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并能对定律有较为深入地理解,体会定律深刻的思想性和认识问题的本质性。4.能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是其惯性大小的量度重点:能清楚地描述伽利略关于力与运动的思想观念,以及对应设计出理想实验和相应的推理结难点:能准确表述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并能对定律有较为深入地理解,体会定律深刻的思想性和认识问题的本质性。【自主学习】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认为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亚里士多德得出结论是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这一错误判断持续了近两千年,直到三百多年前,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打破了凭直觉得出的力是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的错误观点对人们的束缚。一、理想实验的魅力1.伽利略注意到,当一个球沿斜面向下滚动时,它的速度增大,而向上运动时,速度减小。他由此猜想:当球沿水平面运动时,它的速度应该。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即使沿水平面运动,球也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伽利略认为,这是摩擦阻力作用的结果,因为他同样还观察到,表面越光滑,球便会运动得越远。于是,他推断: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2.伽利略为了说明他的思想,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向下运动,小球将“冲”上另一个斜面,如果,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达到同一高度,但这时它要运动得远些。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球达到同一高度时就会离得更远。于是他问道:若将第二个斜面斜面放平,球会到达多远的位置?结论显然是:球将永远运动下去,却不再需要什么力去推动。这就是说,力不是的原因。3.当然,我们不能消除一切阻力,也不能把第二个斜面做得无限长,所以伽利略的实验是个“理想实验”。4.与伽利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儿也研究了这个问题,他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他还认为,这应该成为一个原理,它是人类整个自然观的基石。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