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1节重力和弹力本节课首先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分析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及形变的原因,说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并且复习力的图示。重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对于它的学习和描述,一方面能训练学生从常见的、普遍的物理现象中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共同特性,另一方面可以为以后学习摩擦力、万有引力等力提供认知的模板,即从大小、方向、作用点、作用效果、产生原因等方面认识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介绍,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物理观念: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能分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亲身感受,概括出重力的产生、方向、大小的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科学探究: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1、重点:(1)力的概念的建立过程,学生对于力的概念存在一些模糊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对力有更清晰的认识,因此教学中应重点讲解力的概念的建立过程。(2)重力的三要素的分析过程。因为重力三要素的分析研究方法能为其他学习作铺垫,所以应是本节的另外一个核心内容2、难点: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的确定,对于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的确定学生不容易接受,而且也不容易想到,所以在教学中用实际操作突破难点。弹簧秤、钩码、质量均匀的不规则薄板、细绳、木圆环、直角三角尺、重锤线、课件【新课导入】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状态的变化1、物体的运动状态哪个物理量来描述?2、运动状态的变化有那几种情形?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变化二、物体的形变在外界的作用下,物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了变化,就说物体发生了形变。思考与讨论【新课内容】一、力和力的图示1、运动员一脚将球踢出3、守门员接住球2、运动员用头顶球让学生看书第一段话回答}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物体什么量在发生改变:1、演示:(1)用手压锯条、拉皮筋等,学生观察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呢?(2)扔掉手中的粉笔,拖动桌面上的书等,又有什么现象,又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样的变化呢?锯条、皮筋的形状发生了改变,粉笔、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这些都是由于这些物体受到了其他物体的力的作用的结果。在物理学中,人们把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形变的原因,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作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