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材分析〗由于学生在初中学习过“速度”的概念,对于本节知识轻视的心理,我们的学生容易忽略本节知识点的学习。经过对比两者的概念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速度也是矢量,我们要强调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高中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会引发学生对过程量和状态量的思考,与之对应则是上节课的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了,时间是一段则可以是过程量,时刻只是一瞬间可以是状态量。过程量在极限的思想下也是可以过渡到状态量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区别与联系可以通过动图来加深理解,也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理解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知道物理意义。科学思维:体会速度的定义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科学探究: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介绍或学习各种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与应用;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平均速率概念的理解及区别。2、由纸带计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3、速度——时间图像的理解运用。难点:1、由平均速度引出描述瞬时速度的极限思想。2、由纸带计算物体的瞬时速度,以及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教学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法相结合,并辅以问题法、归纳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你记得初中是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吗?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同时段,运动的快慢一样吗?通过多媒体课件动图展示:运动员百米冲刺。由图可以看到他们的运动快慢是不一样的,比赛时一般都会经历,起跑、加速、匀速、冲刺、最后减速停下来。人的运动由静止出发,最后归于静止。教学设计说明:通过体育运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动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二、新课教学(一)速度通过多媒体课件动图展示:运动员百米冲刺。我们在旁边加油,看谁最快谁最慢(1)在田径运动会跑步比赛中,看台上的观众是看谁跑在前面,谁就跑得最快,是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经过路程的长短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最快的那个不可能永远保持第一吧,可能在最后紧要关头摔了一跤,只能得最后一名了,这时候你找裁判,说一直来我都是第一的只是最后关头除了意外,即使不给我第一,第二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