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形成脉络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难点)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重点)3.明确惯性的概念,会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难点)一、理想实验的魅力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伽利略的观点(1)理想实验:让小球沿第一个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向下运动,然后冲上第二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上升的高度与释放时的高度相同.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滚动的距离增大.科学推论:当将第二个斜面放平时,小球将会永远运动下去.(2)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3.笛卡尔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二、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三、惯性与质量1.惯性: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惯性的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思维辨析(1)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是不科学的假想实验.()(2)理想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3)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科学推论”的方法是一种科学方法.()(4)物体只有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5)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6)力无法改变物体的惯性.()提示:(1)×(2)×(3)√(4)×(5)×(6)√基础理解(1)(2019·昭阳月考)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B.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外力的作用C.物体运动的方向一定是它的受力方向D.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消失后,物体将会停止运动提示:选B.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力,只不过各力的合力为零,故A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外力的作用,故B正确;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受力方向无关,故C错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消失后,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故D错误.(2)(2019·浙江期中)下列有关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会停下来,是因为运动要靠力来维持B.汽车启动时乘客向后倒,是因为人在此刻才具有惯性的缘故C.100m比赛中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会继续向前跑一段距离,这样做是为了减小惯性D.用力甩牙刷能把水甩走,是因为水具有惯性提示:选D.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