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4.6超重和失重超重、失重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理现象,学生往往能感受到,但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现象的特点。本节课内容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超重、失重的条件与本质所在。【物理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科学思维】经历实验和理论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领略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超重、失重现象的实质。【科学态度与责任】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超重、失重现象的实质;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超重和失重概念及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教学难点】(1)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质;(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例分析。PPT【新课导入】站在体重计上向下蹲,你会发现,在下蹲的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当人静止后,保持某一数值不变。这是为什么呢?【新课讲授】一、重力的测量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重力。测量重力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1)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2)再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对重力进行测量。将待测物体悬挂或放置在测力计上,使它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或支持力的大小相等,测力计的示数反映了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这是测量重力最常用的方法。二、超重和失重体重计的示数称为视重,反映了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F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选取人为研究对象。人体受到重力mg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FN,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使人在下蹲的过程中,先后经历加速、减速和静止三个阶段。1.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视重)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视重)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3.完全失重: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g竖直加速下降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视重)为零的现象。4.视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1)视重大于重力超重(2)视重小于重力失重(3)视重等于重力静止或匀速状态(4)视重等于零完全失重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完成下蹲动作。观察计算机采集的图线。图4.6-4呈现的是某人下蹲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