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2节摩擦力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摩擦力与弹力地位等同。本节知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故应对该节内容的教学引起高度的重视。本节教材从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验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考虑出发,从静摩擦力入手,然后介绍滑动摩擦力。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认识摩擦力的规律,使学生认识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物理观念: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科学思维:通过实验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知道最大静摩摩擦力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从静摩擦力到滑动摩摧力的研究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能从物理学的视角正确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能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指导工作和生活实践1、重点:认识静摩擦力,知道最大静摩擦力.2、难点:利用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木块、轨道、弹簧秤、钩码等;课件【新课导入】问题一:汽车的轮胎和鞋子的底部有很多花纹,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问题二:鱼类身体表面分泌的粘液对自身有什么作用?【新课内容】一、摩擦力定义:两个相互接触且挤压的物体(不光滑),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不光滑;2.两物体相互挤压;3.两物体间又能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总结成一句:两个接触面粗糙的物体间有弹力并且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2)摩擦力的作用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3)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二、滑动摩擦力请同学们把手掌贴在桌面上,使手掌沿桌面滑动,体验手掌的感觉.(了解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思考: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我们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采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装置当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越大,表面越粗糙时弹簧秤的示数越大;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于物体间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接触面的情况包括粗糙程度,和材料。要特别注意,与接触面积无关。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F=µFN,其中的µ是一个比例常数,叫动摩擦因数公式中的压力也就是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垂直作用力,是求滑动摩擦力的关键。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