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重力与弹力1.知道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和发生形变的原因。2.知道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及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表示力。3.知道重力的产生及三要素,理解重心的概念。4.初步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和作用范围1、教学重点:(1)1.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2)弹力方向判断。2、教学难点:弹力方向判断、胡克定律。【自主学习】一.力的概念问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说明物体什么量在发生改变.(投影叫学生回答)总结:物体的速度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1.力的定义:。举例:我们用手拍打桌子时,是手给桌子一个力,可为什么我们的手也会感到疼痛呢?2.力的作用效果:(1)。[来源:学科网ZXXK](2)。3.力的性质:(1)力的物质性: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2)力的相互性: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问题:用大小相等的力沿不同的方向推门,门的运动一样吗?(3)、矢量性: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矢量),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称测量,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1N到底有多大?一本书大约是290到300克重约3N[来源:学科网ZXXK]力的三要素:。问题:我们可以怎样把力的三要素完整的表示出来呢?4.力的图示和示意图例1:一个人在水平面上用平行于水平面的力100N推动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是画出这个力的图示。练习:一个人用30N的与水平方向成300角的的力来推车,做出这个力的图示。二、重力(投影)1.定义:,叫做重力。重力就是重量。提问:重物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各是谁?学生: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重物。2.产生条件:是由于地球的吸引。3.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实验:手提弹簧称及其下挂的钩码,测出钩码的重力;在竖直方向上用不同的方式运动,观察弹簧称示数及其变化。(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并结合二力平衡知识得出结论)⑴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出。在静止的情况下,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问:以上的这种情况这样说对不对:悬绳的拉力就是重力?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G=mg(g=9.8N/kg)强调:g值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取值不同,一般情况下忽略这个差异,可认为g值是恒定的。实验:从静止释放的小石块总是竖直下落,重锤线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⑵重力的方向:。⒋重心⑴概念:物体的各部分所受到重力的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⑵与重心位置有关的因素:①与物体的形状有关;②与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