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能力目标1.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2.参与问题讨论,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3.参加探究活动,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情感目标体验到学习行为能更有助于动物的生存。教法设计实验法、谈话式、启发引导式、演示式。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owerpoint课件,动物行为相关资料;果蝇的相关资料。2.学生准备:宠物观察日记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如果你养过小猫、小狗等宠物,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它们不用你教,就会吃东西、睡觉;但是要想让它们学会到规定的地方去大便,那可就费劲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www.youyi100.com第1页共4页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问题: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几大类?(引导学生思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innatebehavior);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learnedbehavior)。资料分析引导学性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组织其他同学认真听取汇报,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激励学生,并进行积极的评价。问题:1.上面描述的动物行为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2.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3.对比分析资料3和资料4。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4.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并进行积极的评价。总结: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形成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资料1、3的行为不是学来的。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行为越复杂,动物的适应能力就越强。动物的学习行为是为了适应环境,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的。人类或自身的学习也应是长期的和不断发展的。小组观察讨论。直接观察教材的资料。小组代表阅读相关资料。阅读教材资料。观察讨论,对比资料1与2、资料3与4、资料1与5,能说出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