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浮力》学校:江苏省新沂市第一中学教师:余荣兴时间:二0一八年十二月十二日2018年江苏省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教学设计《10.4浮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2.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3.会用称重法测量浮力的大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识浮力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建立浮力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2.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的猜想假设、实验设计等科学探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精神与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的重、难点:1.重点:浮力的概念以及阿基米德原理。2.难点: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猜想量的筛选及实验创新。三、设计思想1.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是在学过力、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研究浮力,知识的综合性高、能力要求高;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称重法测量浮力、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材突出新课标的科学探究的新理念。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高度出发,将上述知识点设计为由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设计实验能力、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等)等各种探究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浮力问题本来是学生较熟悉的、感兴趣的知识,但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片面的或错误的观念。针对这一问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认识,并意图在克服学生思维障碍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们都熟悉的“漂浮物体和上浮物体都受浮力”,教材不再讨论,而是直接用实验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从而纠正学生认为“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的错误观念,简洁而鲜明。对于“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探究,既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也让学生通过实验纠正了错误的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新教材在突出科学探究的新理念的同时,力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