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工业微生物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工业与工程需求:发酵工业尤其是抗生素工业生产菌株选育工作的需要;理论与技术基础:Thom和Steinberg(1939)用X射线在真菌中首次诱发基因突变成功;问题探索与技术发展:Davis对各种诱变筛选程序的统计学比较;Calam对各种诱变剂量下的产量分步曲线的比较;Dahl等人对筛选工作可能误差的分析;各种自动化和高通量筛选技术出现33诱变育种的目的1.1.提高有效产物的产量(青霉素产量的提高)2.改善菌种特性、提高产品质量、简化工艺条件3.开发新品种4.为代谢调控育种提供技术手段44高产菌株诱变育种的特点55高产菌株诱变育种的特点高产突变型是一种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是由多基因决定的;高产菌株的产量提高,是通过多代诱发突变逐渐积累的结果;诱变育种麻目性大,工作量大,周期长。主要内容第一节诱变育种的实验设计和准备工作第二节突变株的分离与筛选第三节菌种评估第四节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第五节温敏突变株的筛选77第一节诱变育种的实验设计和准备工作1、诱变育种的准备工作2、诱变育种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3、影响突变率的因素881、诱变育种的准备工作全面了解菌种特性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培养基、移种密度、环境条件菌落形态:菌落类型、成因全面了解菌种的生产性能及其与菌种特性的关系生活史、最佳条件、生物学特性与产物合成相关性了解菌种有效产物中的各种组分在代谢合成过程中与培养条件的关系建立一个准确、简便、快速检测产物的方法(关键)992、诱变育种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I.纯化、活化出发菌株(出发菌株的选择(重点))II.单孢子(或单细胞)菌悬液的制备III.诱变处理(诱变剂、诱变剂量、诱变处理方法的选择)IV.后培养V.平板分离、粗筛、复筛VI.保藏及扩大试验1010a.出发菌株的选择(重点)尽量选择既往诱变史少的高产菌株选择具备一定生产能力或某种特性的菌株作为出发菌株保证该菌株原来就具有合成所需产物的代谢途径选择纯种作为出发菌株确保遗传性状的同质性,选择以单倍体、单核或少核的细胞作为出发菌株1111a.出发菌株的选择(重点)选择出发菌株应考虑其稳定性选择纯种,合成能力较高、遗传性状比较稳定的菌株采用多株出发菌株选择遗传谱系、遗传稳定性和对诱变剂敏感性不同的菌株选择适于工业化生产的菌株具有产孢子较多、不产或少产色素、生活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周期短以及糖氮利用快、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