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下载文档

ID:34652

大小:1.03M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吉林省 长春市 田家 实验 中学 2023 学年 地理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箭头代表地球自转方向),回答1~3题。 1.②地的地理坐标是(  ) A.(40°N,20°W)   B.(40°S,20°E) C.(40°S,20°W) D.(40°N,20°E) 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中纬度 B.③地位于东半球 C.④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 D.④地位于南寒带 3.从③地到⑤地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走 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走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走 读经纬网图,回答4—5题。 4.设A、B两地之间的经线距离为L1,B、C两地之间的纬线距离为L2,则(  ) A.L1和L2相等       B.L1约为L2的一半 C.L2约为L1的1.5倍 D.L1约为L2的两倍 5.图中A点位于D点(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小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学校长500 m、宽240 m)。据此完成6~7题。 6.小明所在学校(  ) A.从广场向正西向走可直达校门 B.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北面 C.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 D.从科技楼向正南走可到图书馆 7.小明绘制该平面图时用的纸为B3纸(51.5 cm×36.4 cm),其绘图时用的比例尺最可能为(  ) A.1∶100 B.1∶1 000 C.1∶10 000 D.1∶100 000 读图,完成8~9题。 8.与图乙比较,图甲所示(  )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9.楠迪位于莫尔兹比港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1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11.下列大陆中因大裂谷带被称为“伤疤大陆”的是( ) A.亚洲大陆 B.美洲大陆 C.非洲大陆 D.南极大陆 12.关于世界各洲的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海峡 B.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波斯湾和苏伊士运河 C.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土耳其海峡 D.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13.下列大洲与相应地形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A.亚洲—地形复杂,平均海拔最高 B.北美洲—以高原为主,称“高原大陆” C.欧洲—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最低 D.南美洲—西为高原,中为平原,东为山地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第14-15题: 14.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   ①200<M<300 ②300<M<400 ③100<N<200 ④200<N<30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6~18题。 16.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 ) A.西北向东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 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 17.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选线方案(如图)。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丁 18.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 A.W B.X C.Y D.Z 19.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的关系应该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读图,完成20-22题。 20.M星可能为(  ) ①木星 ②土星 ③水星 ④金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1.图中箭头表示太阳系中行星公转具有(  ) A. 近圆性 B. 同向性 C. 共面性 D. 特殊性 22.与M星相比,图中能反映出地球具有生命繁衍的原因是(  ) A. M 星体积巨大 B. 日地距离适中 C. 地球有大气层 D. 地球有液态水 23.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可能引起 A. 人口迁移加快 B. 风力电厂增产 C. 生活耗能降低 D. 卫星导航失效 2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 A. 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热 B. 使地球上出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C. 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能源 D. 造成火山等自然灾害 25.统计数据表明,在多数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在太阳活动低峰年,歉收的几率更高一些,这说明太阳活动会(  ) A. 改变地貌形态,影响农作物产量 B. 改变气候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 C. 改变水文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 D. 改变土壤性状,影响农作物产量 26.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①黑子、②耀斑、③太阳风。它们所对应的太阳外部大气层,从里到外排列分别是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27.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数字表示地球内部圈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主要发生在④圈层   B.岩浆出现在③圈层 C.①圈层表示岩石圈    D.②圈层表示地幔 28.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 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③位于软流层以上  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薄,大洋部分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完成29~30题。 29.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外部圈层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0.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地球 二、综合题(3小题,共40分) 31.材料一: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旅游。 材料二:“媚尼风景区”略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在    处。(填数码) (2)乘船游览尼湖风光,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一场惊险刺激的“漂流探险”,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帮他们选择是在支流a还是在媚河上游b“漂流”最刺激?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处的地形是     ,该处的海拔高度介于    与  之间。 (5)在图中D处拟建—水坝(如图:“//”),其优势条件有:① ;② 。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 (6)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想去登山顶C,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能帮忙计算吗?      。(写出温度范围) (7)站在山顶C看四周风景,三座古寺中看不见的是 ,理由是      。 32.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图甲)和地球光照图(图乙,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乙表示的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该节气时地球在图甲中数码________所代表的位置。 (2)地球由①到④的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______半球,并向________运动。 (3)图乙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A、B、C三点的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B地昼长为________小时; (5)图甲中在地球公转由③到①的过程中,A地昼长________(变长、变短),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变大、变小)。 (6)图乙所示时刻,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新旧日期比为________。 33.读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示日期为__________前后,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 (2)图中弧线AB、BC为晨昏线,其中晨线是弧________。 (3)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小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日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时。 D点的昼长为_______小时。 (5)此日是长春的昼长时间最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_______的一天,此日过后长春的昼长将变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将变_______。 (6)此日发生极昼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 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C A C B D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C C A C D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D D B A D B B B 31.(1) ①  (2)从A到B快。 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  (3)支流a 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上游b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平缓一些,漂流时速度慢一些。) (4)山顶 900 1000 (5)D处为峡谷地形,工程量小;D处上游为盆地地形,有较大库容;上游集水面积大(任答2点) ② (6)(4.8℃,5.4℃) (7)① 山顶C与古寺①之间有山顶,阻挡视线。 32.(1)夏至 ① (2)北 南 (3)23°26′N 90°W(顺序可颠倒) (4)A=C>B 90° 8 (5)变长 变小 (6)2 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