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一中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下载文档

ID:34646

大小:170.50KB

页数:13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云南省 玉溪市 一中 2023 学年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一中2023年-2023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Ⅰ卷(共60分) 选择题(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如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 A.文字史实大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2.中国古代社会的建构方式是血缘而不是契约,血缘联结组成家族,家族成为政治的基础,以家族为核心的血缘关系扩张为政治关系,形成君父权威相得益彰的政治体系。这表明古代中国( ) A. 分封制的影响深远 B. 君主权力高度集中 C. 家国同构格局明显 D. 家族观念十分浓厚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改革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他引用的名句最有可能出自( ) A.《论语》 B.《老子》 C. 《孟子》 D.《墨子》 4.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的《工律》规定,制作同一种器物,其大小、长短和宽度必须相同;县和工室由有关官府校正其衡器的权、斗桶和升,本身有校正工匠的,则不必代为校正。这说明秦朝( ) A. 手工业产品的质量较高 B. 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C. 手工业均由官府所垄断 D. 重视手工业标准化生产 5.在研究商鞅变法时,有学者引用“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出赘:做上门女婿)”。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 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 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6.北魏统治者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令空其人以为牧地”。但后来又不得不采用“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统治者重视缓和阶级矛盾 B.统治者重视缓和民族矛盾 C.落后民族最终被较高文明的中原地区所征服 D.统治者重视调整政策、发展经济 7.唐代科举录取人数,进士一次最多不过二三十名,少的时候仅数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时,一次录取进士109人,再加上诸科和十五举以上进士诸科,总计500多人。这一变化( ) A. 消除了科举考试弊端 B. 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C.使人才选拔趋于合理 D. 提升了中央官员素质 8.图5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表明( ) A.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B.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 C.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 D.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 9.据《文献通考》记载:“宋神宗后期某年北宋税赋总收入为52 010 000石(共7 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占30%,工商税占70%。”以下说法不能反映该数据的是(  ) A.民营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B.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C.政府的“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D.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促进了政府收入的增加 10.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11.下表反映的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种状况(  ) 年限 1年 以下 1— 2年 2— 5年 5— 10年 10— 15年 15— 20年 20年以上 阁臣数(人) 30 37 42 25 12 11 4 占比(%) 18.63 22.98 26.09 15.53 7.45 6.83 2.49 A.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 B.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 C.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 D.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 12.李贽说,宇宙间有阴阳二气,男女二命,无法统一于“理”或者“太极”。他进一步反问,一统宇宙的“理”或者“太极”存在于哪里呢?指向的事物真实存在吗?由此可知李贽( ) A.极力反对道家学派太极之说 B.主张高度强化儒家纲常伦理 C.从哲学的高度否定宋明理学 D.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 13.下表是清政府所创办的主要新式学堂分类统计表。清政府此举(  ) 外国语学校 京师同文馆(1862年)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广东同文馆(1864年)湖北自强学堂(1893年) 军事学校 福建船政学堂(1866年)江南水师学堂(1890年)天津水师学堂(1880年)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 技术实业学校 天津西医学堂(1888年)上海电报学堂(1866年)山海关铁路学堂(1896年) A. 适应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需要 B. 违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C. 使西学在中国得到普遍认同 D. 导致封建统治日益陷入危机 14.据统计,至1913年,中国全国华洋各厂共有纱锭982812枚,其中华商651676枚,日商233448枚,英商97688枚。全国布机9389台,其中华商4633台,日商3546台,英商1210台。促使华商优势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 政府振兴实业的政策 C. 民族资本家加大投资 D. 列强减少了资本输出 15.下表是民国初年工人罢工的数据统计表,据此推论准确的是(  ) 时间 平均每年罢工次数 罢工主要诉求 1912年至1915年12月 13.3次 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 1916年至1919年5月 22.2次 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政府卖国、抵制日货 A.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C.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工人阶级强烈反抗 D.无产阶级成长为民主革命转型创造条件 16.章士钊在《评新文化运动》中说:“文化运动,所以化扬民族之特性,一民族之特性,在具体的事物上表现出来,是谓文化。然则所谓新文化,应不应该脱离吾国民族数千年固有之特性?欧洲文化,亦自有其历史上之特性,中国人能否一概搬运过来?有无力量运用之于中国?”这表明章士钊( ) A.主张用民主科学精神唤醒国人 B.顽固坚持“中体西用”的旧观念 C.理性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D.赞同“旧瓶装新酒”式思想革新 17.1926年9月,毛泽东指出:“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基于此,毛泽东( ) A. 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B. 号召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C. 逐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 明确了农民的领导地位 18.1952年,我国人均工业产品产量仅为:钢2公斤,煤115公斤,原油0.8公斤,电13千瓦/小时,而同期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产量为钢82公斤,煤724公斤,原油242公斤,电448千瓦/小时。这一状况促使中共中央( ) A. 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 掀起全民炼钢的热潮 C. 积极地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 D. 着眼于恢复国民经济 19.1961年一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887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人:到1965年全国城市数从1961年的208座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4.6(1964年),中因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回落。中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 ) 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展开 C.大力调整国民经济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 20.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交易价格限制全部取消,那一天成为中国股票的真正诞生日,仅三天时间股市价格上涨570%。这一现象出现的推动力是(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21.梭伦的宪政改革,使从前毫无议政权的下层贫民可以通过参加公民大会和四百人议事会,参与制定国家的方针、政策;梭伦还创设了陪审法庭制度,使贫民获得了一定的司法自主权。据此可知梭伦改革( ) A. 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到来 B. 废除了旧氏族贵族特权 C. 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 D. 赋予了民众广泛的权利 22.某校高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摘录了如下材料:“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还找到了右图。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 A.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B.雅典民主政治的利与弊 C.罗马政治的发展历程 D.罗马法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23.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 ) A.教权高于王权 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 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 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24.某知名学者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