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紫砂《鱼纹提梁壶》中感受...传统艺术造型之美和文化韵味_龚吟韵.pdf
下载文档

ID:346381

大小:1.84MB

页数: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鱼纹提梁壶 紫砂 提梁 感受 传统 艺术 造型 文化 韵味 龚吟韵
169CERAMICS SCIENCE&ART168PURPLE CLAY紫砂专题CERAMICS SCIENCE&ART壶蕴天地 熠熠生辉浅谈紫砂壶石瓢的形态特征和文化魅力在紫砂艺术的器型之中,石瓢被称为“跌不破的形”,其中的意思是说,石瓢壶具有传统的三角形骨架,无论紫砂艺人们如何演绎,最终都要保持经典的形态,然后在其他的元素上面花费更多的精力进行创新和演绎,所以石瓢壶,被我们广大的壶友所熟悉和喜爱,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器型之一。我们对于石瓢的热爱,一方面是紫砂壶本身所具有的良好的器型姿态和爽利的出水功能,另一方面则是清瘦矍铄的形态和我们中国传统文人的风格特征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引起了内心深处情感的共鸣。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石瓢壶在延续了传统器型的基础之上,加入了铺砂的工艺,使其看起来更加的生动和鲜活,同时,这样的处理,特别是在后期的泡养转化过程之中,不同泥料的搭配能够产生出乎意料的惊喜,砂感突出,色泽喜人,令人爱不释手。此壶壶身相较于子冶石瓢来说,身筒更加的低矮一些,这样壶口的开口就更大,适合于不同茶叶的投放和清理,更加的实用一些。壶身的线条从硬朗到柔和过渡自然,底部的处理轻轻托举,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壶嘴直流钢管形态,出水一如既往的干脆爽利,和它相呼应的壶把也是三角形形态,端握有力、舒适,从壶嘴、壶把和壶身的结构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具有稳定性,带给视觉的艺术审美也是独一无二的,壶盖则是比较薄地压合在壶口之上,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的壶钮则是一如既往的桥型设计,在利于拿捏的同时,把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展示得淋漓尽致。壶身的铺砂工艺更是巧妙绝伦,在巧克力色紫泥的打底之下,更加的灿若星云,熠熠生辉。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石瓢壶,我们能够看到经典的紫砂器型在经过百年的传承之后,依然具有很好的实用功能和艺术效果,特别是在增加了一些其他的元素装饰之后,在传统的基础之上更加的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令人在把玩摩挲的过程之中能够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石瓢壶在其演变的过程之中,能够深刻地反映出我们国人饮茶方式的变迁和审美的延续,也是我们紫砂艺人和文人雅士在艺术领域的融合和创新。石瓢壶的原型,是来自煮水烧茶的石铫,后来茶叶从煮茶逐渐成为了冲泡之后,端把的设计更加利于我们生活使用的情境,于是紫砂艺人们把提梁改为端把,从曼生石瓢到子冶石瓢,都保留了三角形态的经典架子,到布衣壶宗、紫砂泰斗顾景舟的时候,他根据“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典故,命名为“石瓢”,既不失去原来的味道,同时人文气息也更加的浓郁,一直沿用到今天。石瓢壶,之所以成为我们茶座之上重要的雅器,首先是它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形态,传递出一种铮铮铁骨、傲然屹立的风度,受到了许多紫砂陶刻艺人的青睐,总喜欢在上面陶刻装饰点什么元素,于是才有了曼生、子冶的传世之作,而后来的紫砂艺人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石瓢壶就是在顾老的基础之上,更好地利用了宽口的形态特征,所有的元素都随着形态的改变而等比例缩放,使其看起来还是那么的和谐融洽,众所周知,一把紫砂壶泥、形、工虽然重要,但是最为关键的还是最终的韵味,这才能够击中人心。这把小壶就具有这样的艺术特征,在铺砂点点的装饰之下,让我体会到紫砂文化魅力的前世今生。在紫砂艺术的发展之中,许多的经典器型在经过后来的演绎之后,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石瓢作为其中的代表,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饮茶方式的改变,在保持传统的同时加入了许多新的元素,成为更多茶友的心头所好,也是紫砂文化传播的有力载体,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之中蕴藏着日月天地和大千世界,也藏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江智慧【摘 要】我们对于石瓢的热爱,一方面是紫砂壶本身所具有的良好的器型姿态和爽利的出水功能,另一方面则是清瘦矍铄的形态和我们中国传统文人的风格特征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引起了内心深处情感的共鸣。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石瓢壶,我们能够看到经典的紫砂器型在经过百年的传承之后,依然具有很好的实用功能和艺术效果,特别是在增加了一些其他的元素装饰之后,在传统的基础之上更加的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令人在把玩摩挲的过程之中能够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关键词】紫砂艺术;石瓢壶;形态特征;文化魅力从紫砂鱼纹提梁壶中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造型之美和文化韵味江南小城宜兴位于长三角的几何中心,在太湖水域和天目山余脉的交汇之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紫砂矿料,所以当我们提起紫砂壶的时候,“中国陶都”的名号就会闪过脑海。其实,宜兴不仅仅有着丰富的紫砂资源,更是竹的海洋、茶的绿洲和洞的世界,当许多全国各地的人们慕名紫砂而来的时候,却被这里的山明水秀和人文荟萃所深深地吸引,于是效仿宋代苏东坡一样,纷纷在这里买房置业,开创属于自己的陶式生活。紫砂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健康和习惯,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和文化的大餐,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之中,怡然自得的江南韵味扑面而来,令人流连忘返。这件紫砂艺术作品鱼纹提梁壶采用了我们传统器型之中的提梁设计,同时把江南水乡、紫砂故里宜兴的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诸如竹子、鱼儿、笠帽等等形式融合进来,在潜移默化之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让广大的壶友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江南文脉的源远流长和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此壶壶身线条圆融饱满,腹部鼓起,可以让我们非常舒服地进行茶叶冲泡,与此同时,壶底圈足的设计更显整体的层次感,壶嘴弯流,在端口部分还有一圈一圈的水波纹理装饰,出水自带弧度,壶盖的设计非常具有特点,融合了江南斗笠的形态,同时在边缘辅以鱼儿游水的形态抽象陶刻演绎,提梁则是采用了竹段的形式,每一节的捏塑细节非常到位,让我们能够直观明了地看到紫砂造型艺术的惟妙惟肖和匠人精湛的捏塑抟制技艺。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鱼纹提梁壶,我们能够从其中感受到江南这片肥沃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拥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特别是当我们长期地在紫砂艺术世界里面探索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造型的包罗万象和丰富多彩,从这其中折射出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而且这样的一件紫砂艺术作品,无论是摆放在茶座之上,还是陈列欣赏,都具有浓郁的江南韵味,带我们走进水乡的缠绵缱绻和温婉多情。江南,在我们的语境之中,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概括,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文精神的呈现,是文人雅士们十分向往的山水田园,是“杏花春雨”的阡陌古巷。从古至今,有多少的诗词歌赋吟诵江南的美景,又有多少的名士陶醉在江南的风花雪月之中。竹子,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植物,出现在江南人家的山前屋后,也在紫砂艺人们的工作室之中寻觅到一方天地,在制壶的过程之中,各种竹子制成的工具轮流上场,和紫砂进行着亲密接触。鱼儿游过池塘,产生的涟漪也幻化成为了紫砂艺人们创作的灵感。笠帽,则是渔人们在垂钓时候的必备,无论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情逸致,还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遗世独立,都展示出江南文人的情怀和风骨,也是我们国人精神世界里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都在紫砂艺术的世界里面得到了具体的体现。这件紫砂艺术作品鱼纹提梁壶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创作而成,除了展示出紫砂肌理的特征和创意造型的多变之外,更多的是彰显出一种江南水乡陶式生活的环境和人文内涵,让我们广大的紫砂壶友在玩壶的过程之中,能够真正地感受到紫砂艺术独特的成型工艺和文化韵味,也让更多的朋友们来到江南,品一壶茗茶,把玩摩挲一把真正属于自己的紫砂雅器。宜兴紫砂良好的透气性可以更好地让茶叶发挥出其中的滋味,再加上紫砂艺人的妙手天工,使得紫砂壶逐渐升华成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寄托,也让更多的朋友们在使用的过程之中能够体会到岁月沉淀的感觉,一直不懈地传承下去,葆有旺盛的生命力。龚吟韵【摘 要】紫砂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健康和习惯,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和文化的大餐,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之中,怡然自得的江南韵味扑面而来,令人流连忘返。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鱼纹提梁壶,我们能够从其中感受到江南这片肥沃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拥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特别是当我们长期地在紫砂艺术世界里面探索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造型的包罗万象和丰富多彩,从这其中折射出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都具有浓郁的江南韵味,带我们走进水乡的缠绵缱绻和温婉多情。【关键词】紫砂艺术;鱼纹提梁;造型之美;文化韵味【参考文献】1 陈柯伊.漫谈紫砂壶石瓢的创作与传承J.紫砂科学与艺术,2022(01):73.2 徐雪娟.“乐砂石瓢壶”的造型和文化内涵J.山东陶瓷,2018,41(05):40.结 语结 语【参考文献】1 凌律骁.最忆是江南浅析江南紫砂壶的文化底蕴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03):123.2 魏 孝 永.浅 析 宜 兴 紫 砂 壶 文 化 J.文 艺 生 活,2017(10):28.DOI:10.13212/ki.csa.2023.01.09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