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汉南越王墓发掘初步报告广州象岗汉墓发掘队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是1983年6月发现的。同年8月,经文化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报请国务院批准,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联合组成象岗汉墓发掘队进行发掘。10月初,发掘工作结束。1月9日,新华社向国内外播发这项发掘消息。随后,中央电视台播放录象新闻。在各方面的鼓励和鞭策下,我们尽力做了一部分出土物的整理修复。为应各界需求,我们决定在消息报导的基础上,把已修整的遗物和了解到的现象作一点概括,写成这篇初步报告,在正式报告未编写出版以前,可供读者研究参考。南越王墓位于广州市区越秀山西边的象岗山,今解放北路西侧。象岗山是风化的花岗岩形成的小山,海拔49.71米。1983年6月,广东省政府有关单位在这里建宿舍楼,把岗顶削低17米,挖掘楼房地基坑时发现此墓。这座墓葬构筑在象岗山腹心深处,墓底距原来岗顶深约20米。墓室全部用砂岩大石板砌筑,墓道在南。以墓道中轴线为准,方向177度。墓室分前后两部分,共七室。前部分为前室、东(左)耳室、西(右)耳室,平面呈横长方形;后部四室,有主室(后中室)、东侧室(后左室)、西侧室(后右室),三室平行纵列,在主室的后端由两堵石柱分隔出一个后藏室,整个后部平面呈方形。整个墓室除东、西耳室是掏洞砌筑的以外,前室和后部四室都是在20米深的竖穴坑底上用大石块砌筑起来的,石块接缝处用黄泥敷平。墓室全长(指后藏室后壁到前室石门坎)10.85米,最宽处(东耳室后壁到西耳室后壁)12.5米。前室和二耳室高2.1米,后四室高2.3米。各室用石壁分隔,有门道互通。石壁厚1.1米,叠砌四层,上下垂直。第四层上面压“挑签石”,再在“挑着石”上复盖顶盖石板(图一)。整个墓室共铺顶盖石二十四块,其中后四室平铺三纵列,每列各五块,前室一块,东西耳室各四块。顶盖石大小不等,一般长2.,、宽1.5米左右。最大的一块是前室顶盖石,长2.,、宽2.2、厚0.24米。顶盖石复盖的一面都琢磨平整,向上的一面未加工。前室、主室各有石门封闭。石门由石相、门框、门坎、门墩石和顶门器等组成。石门两扇,高163厘米,两扇的宽度不等,宽78和94.5厘米,略有差(图版壹,1)。前室通东、西耳室,主室通东、西侧室和后藏室,都有通道。五个通道都有木门的设备。木门已朽,只存铜铺首门环。二石门及其门相、前室四壁及其顶盖石上,都有朱墨彩绘的卷云纹图案装饰。其中以前室顶盖石上的彩绘纹样保存较为完整,其它都有较多的残渝漫滚。墓道在前室南边,南段已被推土机铲毁,全长不明,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