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所引起的感染占36.3%,这应引起临床的关注。由表1可见几种念珠菌对特比奈芬和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44.4%~76.5%。146株念珠菌对特比奈芬和两性霉素B的总耐药率分别为68.5%、62.3%;对5-氟胞咪啶的耐药率最低为3.4%;对酮康唑、咪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在20%~30%左右。白色念珠菌对几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大致同上。几种念珠菌对酮康唑、5-氟胞咪啶的耐药率较低,热带念珠菌、克柔念株菌未发现对酮康唑和5-氟胞咪啶耐药的菌株,近平滑念珠菌也未发现对5-氟胞咪啶耐药的菌株。两性霉素B在体外药敏试验中尽管耐药率很高,但目前仍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这可能和两性霉素的体外药敏试验与体内的药物活性有一定差异有关[3]。5-氟胞咪啶单独使用时真菌易对其产生耐药性,故治疗严重的念珠菌感染常需要5-氟胞咪啶与两性霉素B联合使用[4]。酮康唑属于吡咯类咪唑组的抗真菌药物,是深部真菌病的选用药物之一,同组的咪康唑目前主要作为局部用药。吡咯类三唑组的氟康唑具广谱抗真菌作用,其体外抗菌活性明显低于酮康唑。本试验中146株念珠菌对氟康唑和酮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4.7%和15.1%。伊曲康唑除用于治疗皮肤粘膜念珠菌感染有效外,对其它部位念珠菌的感染则较少用,由于该药在尿中活性成份较少,因此不宜用于治疗念珠菌所致尿路感染。发生深部念珠菌感染,如未能及时诊断治疗,预后较为严重。治疗措施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外,早期诊断、及时应用高效的抗真菌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严重感染的治疗宜采用具有协同作用的抗真菌药物的联用,以增强疗效并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参考文献1BeoksagueC,etal.Seculartrendsintheeqidemiologyofnosocomialfungalintheunitedstatesectioninacuteleukemia.InformInfectMicrobiolClin,1990,8(6):363-365.2韦莉萍,桂希恩,杨自成,等.医院内真菌深部感染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1):28-30.3罗海波等主编.现代医学细菌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57-260.4戴自英,等主编.实用抗菌药物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46-255.(收稿日期:2000-08-15)#经验交流#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应用胶原蛋白海绵减少渗血量的观察牛云云李保庆张月峰宋秀体吕月娥我们自1999年1月~2000年6月,术中应用供体内使用的胶原蛋白海绵,对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胸腔引流量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28例,女2例,年龄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