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2戏剧艺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挖掘学生潜能、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帮助学生宣泄情感,缓解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完善社会角色,以期达到适应社会的目的。目前,我国综合类高校的戏剧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导致戏剧艺术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社会效能。因此,进行综合类高校戏剧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发挥戏剧功能、改善当代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综合类高校开设戏剧通识课程将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目前,全球范围内疫情、地震、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空难、战争等事件时有发生,以及受经济、环境、家庭和自身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焦虑、抑郁和其他精神类问题成为困扰学生的常见问题,学生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2%的高校学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困扰[1],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当前,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适应性较差,这些不适可能转变为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人际交往不强,性格上比较内向、孤僻,或不擅言谈,不知道怎样来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2],以及对所选专业不满意、因新冠疫情产生的出行问题、部分职业道德低下的教育工作者给学生造成的心理问题等[3]。这些问题主要来自“家庭、情绪、学业、人际关系、自我认知不良”等方面[4]。“戏剧”意为“行为”或“一种人为设定的活动”。它包括话剧、戏曲、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皮影戏等。戏剧艺术除了具有审美价值、娱乐功能以外,还具有其他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功能、治愈功能等。首先,在认识功能方面,欣赏者在欣赏戏剧作品的过程中能够增强认识人及认识社会的能力;表演者在塑造戏剧人物时,能够对自我及不同社会角色有更深刻的了解。其次,在教育功能方面,“早在18世纪初,英、美等国家就已经将戏剧表演系统地应用于幼儿、中小学及大学的课堂教学中,被称作教育戏剧(DIE/TIE)。这对于启发儿童对社会的早知、早觉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学生建立步入社会前期的模拟社会行为,熟悉社会、了解社会的自觉意识起到了启蒙、引导的作用”[5]。最后,在治愈功能方面,戏剧源于为解决当时人们生活或者疾病带来的痛苦而产生的古代祭祀2023年第2期(总第1416期)No.2,2023SerialNo.1416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HEILONGJIANGEDUCATION(Theory&Practice)收稿日期:2022-10-01修回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