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二版)第一篇导论第一章货币与经济现代经济实质上是货币经济,人们的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货币。可以说货币是我们最常见的事物之一,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认识它,都能完整地回答诸如:货币是什么?它从哪里来?货币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把货币看作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等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从讨论货币的概念着手,来探明货币的起源,阐述货币的职能和分析货币的定义。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职能一、货币的起源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结果。商品的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一种商品的价值通常是用另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现,这就是价值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演变的结果,它经历了4个阶段:(一)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最初的交换带有偶然的性质,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由另一种商品来表示。例如:1只绵羊=2把石斧绵羊的价值通过石斧表现出来。绵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地位,石斧处于等价形式地位,成了等价物。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价值量是通过和等价物交换所形成的量的比例表现出来的。处于等价形式的等价物的使用价值成了价值的表现形式;等价物的具体劳动成了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等价物的私人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的形式。随着商品交换种类和范围的扩大,出现了扩大的价值形式。(二)扩大的价值形式商品交换逐渐经常化使得商品如绵羊经常同其他许多商品相交换。例如:1只绵羊=2把石斧=25公斤米=7米布……=0.5克黄金……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绵羊的价值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是,商品价值未能获得共同的,统一的表现形式。(三)一般价值形式为了克服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人们首先把自己的商品换成一种大家都愿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其他商品,其结果就是一般等价物的出现。例如:1只绵羊2把石斧=25公斤米=7米布=……0.5克黄金=……一般等价物实质上就是货币的雏形,它离货币只有一步之遥。(四)货币价值形式在货币真正出现之前,一般等价物虽然已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但它又是不固定的。一般等价物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是不相同的。由于许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难以分割、价值不统一、难以保存等缺点,使得贵金属最终成为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当人们选择贵金属作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产生了。二、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货币最重要、最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