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典型例题】【2016·上海】阅读下文,完成1-6题。1.2.3.4.5.6.解答:(1)撰写(2)安抚解答:(1)A“侵”的本义是打扫。因为打扫有渐进的意思,故引申指渐进。如《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侵晨进攻。”如“侵晨”就是渐近早晨。引申表示侵犯、进攻。如苏洵《六国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后来的意思有:侵犯;侵蚀;指荒年;渐渐,逐渐;到,临近;照,映;(病)重。本句话的意思为:每次都计算所侵占谷物的数量,然后送去丝绢作赔偿。(2)C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结合上下文可知,“交通”应解释为“往来”。答案:C解答:A项:副词,才/副词,竟然;B项:代词,代指羊祜的本名/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均为“所+动”结构;D项:连词,就/连词,表转折,却解答:每次与吴人交战,约定好日期才出战,不用偷袭的方法,将帅中有想进献诡诈计谋的人,(羊祜)就拿出美酒让他喝,使他说不出口。解答:示例:不谋权私解答:示例:(1)足智多谋(2)闻过能改(3)宽厚待人(4)坦荡磊落【精选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1.2.答案:D解答:此题考查根据语境判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可根据词典中的多个义项,用“代入检验法”选义。A.揭:拿着;B.去:离开;C.使:使者。故选:D。答案:D解答:此题考查对实词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可采用“代入检验法”选择。A.“使”均为“命令、派遣”;B.“信”均为“诚实”;C.“亡”均为“逃跑、逃亡”;D.“故”分别为“缘故、原因”和“所以、因此”。故选:D。解答:参考译文:从前,齐王派淳于髡到楚国去献鸿鹄。出了城门,在道路上那只鸿鹄飞走了。(淳于髡)只拿着个空笼子,编造虚伪的经历成了一套谎话,前去见楚王说:“齐王派我来献鸿鹄,(乘船)从水中经过,(我)不忍心让鸿鹄渴着,放出来让它喝水,它离开我飞走逃跑了。我想剖腹或上吊自杀,又恐怕别人议论我们的大王第一讲【文言文阅读】古今言殊篇:词义的发展与演变1(您)因为鸟兽的缘故让谋士自己伤害自己(或自杀)。鸿鹄,是长毛的禽类,有很多相似的,我想买一只代替它,这是不诚实而欺骗大王的行为。(我)想逃跑到别的国家去,又哀痛着我的两位国君的使者不能联系,所以来承认错误,向大王叩头接受大王处罚。”楚王说:“好。齐王(竟)有这样诚实的士人啊!”(于是)优厚地赏赐了他,(赏赐他的)财物比有鸿鹄在的情况下增加了一倍。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解答:人们大概会认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