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专家学者论坛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村落消防安全状况实地调研(250071538)。作者简介:朱琪(2000—),女,湖北荆门人,本科,研究方向:建筑设计理论。王炎松(1969—),男,上海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建筑历史与理论。广西三江侗寨民族建筑消防现状及防火策略——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高秀村为例朱琪王炎松(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广西三江侗寨民族建筑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建筑价值,亟须得到有效保护。从建筑空间学科的角度出发,从建筑排布、建筑材料和建筑平面这三方面总结了三江侗寨民族建筑特色,并从建筑排布、建筑材料、建筑平面和建筑设备四大层面分析了三江侗族建筑常见的火灾起因。在此基础上以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高秀村为例分析了三江侗寨的消防现状,初步提出相应的防火改进策略。关键词:广西侗寨;民族建筑;消防现状;防火策略中图分类号:D6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227(2023)09-0007-04近年来,我国对消防行业的安全监管愈发重视——从我国国民经济“八五”计划至“十四五”规划,消防行业相关政策经历了从“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治”到“增强消防等防灾能力”再到“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监察监管能力等建设”的变化。为响应国家号召,广西壮族自治区在2019年12月发布了《广西深化消防执法改革实施方案》,构建规范高效的消防监管管理体系,全面推动消防行业健康发展[1]。广西是少数民族的重要分布地,这些民族建筑各具特色,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对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巨大威胁,同时也会造成民族文化的极大损失。根据官方统计,在2017年,乡镇农村火灾起数占广西火灾总数的31.8%,而死亡人数却超过总数的一半,其中三江、融水等县发生寨火17起,绝大部分与电气线路有关[2]。2018—2020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功率电器的购入,各村寨的现有电线额定负荷越来越难以满足群众的用电需求,多次引发火灾。至2021年,广西农村区域火灾起数比重同2020年有所上升,与城市火灾起数趋于持平,“小火亡人”现象普遍,起火原因仍以电气原因为主[3]。在此情况下,让消防安全监管政策真正深入乡村,防止民族建筑遭受火灾破坏迫在眉睫。本文将以建筑空间学科的角度,从三江侗寨民族建筑自身特色出发,分析火灾起因,并以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高秀村为例,具体分析防火现状,据此初步提出相应的防火策略,以期对广西民族建筑的消防保护工作有所启发和促进,为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