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世界TRANSPOWORLD0引言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地下管线公共隧道,一般建设在市区,其管线类型多、线位分布错综复杂,可能与其他地下设施在空间布局有冲突。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重点研究了管廊隧道及其周边建筑物的相互影响机理,但并未形成统一的学术观点来指导管廊施工[1]。因此,进一步研究管廊隧道上跨地铁施工技术要点及应急预案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1管廊盾构施工对既有地铁的影响原理1.1盾构机掘进影响范围计算盾构法是利用千斤顶推动盾构机前进,盾构机的刀片会切割开挖面前方土体,并利用相应的装置运出洞外。在盾构施工过程中,会对其周围土层和构筑物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对周围土层的扰动:盾构施工对土层的影响范围可划分成纵向影响区和横向影响区,其中纵向为盾构机掘进方向,横向与盾构机掘进方向相垂直。纵向影响区和横向影响区的土体扰动程度分别用S、W表示,见公式(1)~(2)[2]:S=Htg(45+ϕ2)(1)W=R+Htg(45+ϕ2)(2)式(1)~(2)中:H为隧道轴线埋深,m;R为隧道外半径,m;φ为土体内摩擦角,°。对既有地铁的扰动:新建管廊盾构隧道与既有地铁隧道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可用两条隧道间的净距L(衬砌外层间的距离)来表示,见表1:1.2管廊对既有地铁的影响原理在地铁隧道开挖之前,地层应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地铁隧道建设后,地层应力平衡会被破坏,但随着时间推移,会再次达到新的平衡。此时,如果上穿地铁修建综合管廊(地铁位于盾构机掘进影响范围内),盾构机开挖土体会产生“卸荷效应”,使得下方既有地铁隧道上覆荷载减小,从而出现隆起现象,影响地铁通行安全[3]。2管廊隧道施工要点及对上跨地铁的具体影响2.1工程概况2.1.1建设标准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四期共建管廊工程-14号线综合管廊坪山段途经沙湖路、振环路、东纵路、体育中心路口、丹梓大道、吉康路、光祖北路、翠景路、聚龙路、沙田站。项目全长约为13.6km,全线横断面内径6.0m,外径6.7m,厚度为0.35m,管片安装采用错缝拼装方式,管廊施工采用盾构法。本文研究对象为综合井1—综合井2—综合井3区间工程,区间总长为1775.5m。其中1#~2#区间管廊设置2处圆曲线,管廊纵断面坡度为-6.84‰,埋深11.497~14.753m;2#~3#区间管廊平面设置5处圆曲线。管廊纵断面为V字坡,埋深14.512~29.3m。2.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2#区间管廊穿越地层为中砂、砾砂、变质粉砂岩、粉质黏土,2#~3#区间管廊穿越地质为粉质黏土、变质粉砂岩、砾岩土状、粉质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