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超多售后增值服务请登录book.offcn.com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3009991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A.《大学》B.《论演说家的教育》C.《学记》D.《理想国》2.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3.教育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A.收集资料B.选择课题C.提出假设D.制订方案4.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A.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B.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C.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D.显正向功能和隐负向功能5.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核心课程6.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开设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是()。A.综合课程B.选修课程C.学科课程D.活动课程7.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体现了()的理论。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学生课程D.隐性课程1.本试卷第一大题为客观题,第二至第五大题为主观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请参考人员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准确填涂准考证号码。3.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题本上一律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本、答题卡一并交监考老师,严禁携带试题本、答题卡出考场。考生须知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www.offcn.com8.《论语》中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9.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系统论证的教育家是()。A.福禄贝尔B.奥苏伯尔C.蒙台梭利D.夸美纽斯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1.由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双边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叫()。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自然学法12.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A.思维的可逆性B.具体逻辑推理C.去自我中心D.守恒概念的形成13.因为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A.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