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文写作概述1.公文的概念广义的公文,范围包括法定公文、专用公文和事务文书,而狭义上的公文,仅指法定公文和专用公文。2.公文的特点(1)法定作者: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2)法定效力: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制发机关地位的高低和职权范围的大小;二是公文内容的重要程度,如法规性、指挥性公文,其效力高于一般的知照性、事务性公文。此外,公文的法定效力还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被称为公文的时效。(3)特定体式:指特定的体例格式,包括统一的种类、名称、格式以及办理程序。此外公文的语言具有准确、庄重、朴实、精炼、严谨、规范的特点。3.公文的种类(1)按适用范围分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将公文分为15类。(2)按公文来源分类:可以分为收文和发文两种。(3)按行文方向分类:下行文,向所属下级机关;上行文,向所属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如报告、请示;平行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如函。(4)按性质作用分类:法规性公文,指挥性公文,报请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通联性公文,记录性公文。(5)按保密程度分类: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三种。(6)按办文时限要求,分为特急件、加急件和平件。4.行文主体包括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及其他各类机构及其负责人。5.行文对象(1)主送机关:公文应主送主办机关,一般不主送单位负责个人,上行公文应避免多头主送,党政组织互不主送公文。(2)抄送机关:并不是每一份公文都必须选择抄送机关。6.行文方向(1)逐级行文(2)多级行文:是指将公文同时发送给上几级或下几级机关,甚至直达基层组织与人民群众。(3)越级行文(4)联合行文:是指处于同等地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共同发布公文。为了坚持党政分开行文的原则,应尽量减少党政组织联合行文。(5)受双重领导的机关的行文公文格式21.版头(1)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2)密级和保密期限(3)紧急程度(4)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5)发文字号: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6)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7)版头中的分隔线2.主体(1)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2)主送机关(3)正文: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4)附件说明(5)发文机关署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