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投资组合管理【考试大纲解读】[掌握]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概念和来源[理解]风险和收益的对应关系[掌握]分散风险的原理和方法[理解]不同资产间的相关性,及其对风险和收益的影响[了解]均值方差法及其条件[理解]最小方差法及有效性前沿、资本市场线[理解]CAPM模型[理解]战略资产配置和战术资产配置[了解]市场有效性的三个层次[掌握]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的概念、方法和区别[了解]市场上主要的指数(股票和债券)的编制方法[了解]市场有效性和主动、被动产品选择的关系[了解]完全复制、抽样复制和最优化方法复制三种跟踪指数方法的具体应用环境知识点一、系统性风险(1)系统性风险是指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通过一定范围内的分散化投资来降低的风险。系统性因素一般为宏观层面的因素,包含政治因素、宏观经济因素、法律因素以及某些不可抗力因素。(2)系统性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由同一个因素导致大部分资产的价格变动,大多数资产价格变动方向往往是相同的,无法通过分散化投资来回避。知识点二、非系统风险1.非系统性风险则是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来降低的风险2.非系统性风险又被称为特定风险、异质风险、个体风险等,往往是由与某个或少数的某些资产有关的一些特别因素导致的知识点三、风险与收益的关系1.高风险意味着高预期收益,而低风险意味着低预期收益。2.市场上信用风险较高的企业债券与同期限、同息票率的国债相比价格更低,收益率更高,这个高出的收益率称为信用风险溢价。3.市场上期限较长的债券收益率通常比期限较短的债券收益率更高,高出的收益率称为流动性溢价。知识点四、风险分散化1.第一句为“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个篮子倾覆只会导致这一个篮子中的鸡蛋受损,而不会影响其他篮子中的鸡蛋。2.分散化投资可以降低风险的另一个直观逻辑是投资者有可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知识点五、资产收益相关性1.如果两种资产的收益受到某些因素的共同影响,那么它们的波动会存在一定的联系。2.由于存在一系列同时影响多个资产收益的因素,大多数资产的收益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知识点六、均值方差法1.马可维茨于1952年开创了以均值方差法为基础的投资组合理论,基本假设是投资者是厌恶风险的2.投资组合的两个相关的特征是:①具有一个特定的预期收益率,②可能的收益率围绕其预期值的偏离程度,其中方差是这种偏离程度的一个最容易处理的度量方式。3.投资者将选择并持有有效的投资组合,即那些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