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设计章节第5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主讲教师陈曙光教学目标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教学重点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马克思的的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劳动价值论、供求价值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价值论有什么区别;如何理解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的当代意义。课型授新课教具多媒体、板书教学方法(1)详略得当,争取课堂上解决问题,不一定增加过多的内容。建议开始花点时间,简明扼要地介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与前后各章的理论关联性、本章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地位等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本章的具体内容之前,对其理论架构有总体上的了解,缩短从哲学部分转到经济学部分学习的适应期。(2)教学中少一些空洞的说教,多从典型案例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入手,讲授基本原理,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如举出荷兰郁金香泡沫或者中国1990年代的股市泡沫,说明剩余价值的源泉;用2006年江西奶农杀奶牛的事例或者华西公司倒奶事件,说明价值规律的地位和作用;用“颜色革命”说明资本主义的本质。(3)适当选一些马克思的著作,如《共产党宣言》,引导学生学习,看马克思在150多年前对资本作用的评价与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的吻合度,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没有过时。(4)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扎实的内容,而且要有生动的形式,特别是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形式,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方法:案例导入法第四章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的形成、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涉及知识点很多,相关的案例或范例也不少,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选取一个或一组案例讲授基本原理。示例内容一:用下列案例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案例1:煤是“多了”还是“少了”?有一段关于描述西方经济危机本质特征的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