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纲挈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体系,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从人类整个知识的角度看,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对象角度看,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从意识形态看,哲学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具有阶级性,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整个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历史。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方法论是指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形成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最一般的方法和原则。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世界观中包含方法论,方法和原则中渗透着世界观。一定的世界观原则在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中的运用表现为方法,方法论则是有关这些方法的理论。所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界,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即谁是本质、谁是派生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哲学上的两大阵营。凡是主张存在、物质是第一性、是本质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凡是认为思维、意识是第一性、是本质的属于唯心主义的阵营。第二,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人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依照对这个问题作出肯定和否定的不同回答,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到目前的最高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考点精讲】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考试要求1.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基本概念,正确认识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