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临床化学血浆蛋白质检查一、主要血浆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功能和临床意义(一)血浆蛋白质的组成包括前白蛋白、白蛋白、α1-抗胰蛋白酶、α1-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α2-巨球蛋白、铜蓝蛋白、转铁蛋白、β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二)功能和临床意义1.前清蛋白(PA):又称前白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其半寿期很短,仅约2~5天。(1)功能1)参与组织修补。2)运载蛋白:运输激素和维生素,如运输甲状腺激素和维生素A。(2)临床意义1)营养不良指标。2)肝功不全指标:在肝炎发病早期血清前白蛋白浓度下降往往早于其他血清蛋白成分的改变。3)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肾炎时其血清浓度降低。2.清蛋白(Alb)由肝实质细胞合成,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57%~68%。(1)功能①内源性氨基酸营养源;②维持血液正常pH;③血浆中主要的非特异性载体,可运输许多水溶性差的物质如胆红素、胆汁酸盐、前列腺素、类固醇激素、金属离子、多种药物等;④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2)临床意义1)个体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医学认定水平:Alb>35g/L时正常(人卫教材有误,按此数值记忆);28~34g/L轻度缺乏;21~27g/L中度缺乏;<21g/L严重缺乏。当清蛋白浓度低于28g/L时,会出现水肿。2)在血浆蛋白质浓度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可以影响许多配体在血循环中的存在形式,包括内源性的代谢物、激素和外源性的药物。3)浓度升高:严重脱水、休克、饮水不足时。4)浓度降低摄入不足(营养不良)合成障碍(慢性肝病)消耗增大(恶性肿瘤、甲亢、重症结核等)丢失增多(肾病综合征、严重烧伤、急性失血、组织炎症等)白蛋白分布异常(门静脉高压腹水)先天性白蛋白缺乏症(罕见)3.α1-酸性糖蛋白(AAG):又称血清类黏蛋白,包括等分子的己糖、己糖胺和唾液酸。临床意义:主要作为急性时相反应的指标。增高:风湿病、恶性肿瘤及心肌梗死患者常增高。降低:在营养不良、严重肝损害等情况下。在急性时相反应或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治疗时,由于α1-酸性糖蛋白含量升高,结合以上药物的能力增强而干扰药物的有效作用。4.α1-抗胰蛋白酶(AAT):具有蛋白酶抑制作用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1)功能:对抗由多形核白细胞吞噬作用时释放的溶酶体蛋白水解酶。(2)临床意义:第1页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临床化学①浓度升高:急性炎症、外科手术后。②降低:可见于胎儿呼吸窘迫症。α1-抗胰蛋白酶缺陷可引起肝细胞的损害而致肝硬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