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攻坚-宪法1主讲教师:骆希授课时间:2019.04.03粉笔公考·官方微信1理论攻坚-宪法1(讲义)第一节宪法概述一、宪法的概念宪法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二、宪法的特征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3.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三、宪法的分类1.表现形式: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2.修改程序: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3.制定机关: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4.国家的类型和宪法的阶级本质: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四、宪法的基本原则1.人民主权原则。2.基本人权原则。3.权力制约原则。4.法治原则。五、宪法的渊源宪法的渊源是指宪法的表现形式。1.宪法典:我国的宪法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宪法性法律:与宪法一起规定国家各项基本制度的法律,例如《选举法》《国务院组织法》《反分裂国家法》等。3.宪法惯例。4.宪法判例:美国、英国等国多采用,宪法判例目前不是我国宪法的渊源。5.国际条约。六、宪法的结构宪法的结构,是指一部宪法典是怎样构成的,是如何把宪法的内容编排、组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虽然各国宪法的结构不尽一致,但从基本方面看,宪法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21.序言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有序言,序言是将某些不宜以宪法规范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又不得不表明的或总结或纲领或立场或原则等表现出来。能够反映宪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宪法规范的序言具有法律效力,反之就不具有法律效力。2.宪法的正文宪法的正文一般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家标志以及宪法自身的实施保障。宪法修正案是对宪法典进行补充和修正的法律形式,往往附于宪法典正文之后,而成为宪法典的组成部分。3.宪法的附则宪法的附则是指宪法对于特定事项需要特殊规定而作出的附加条款。附加条款的方法最早在比利时和瑞士联邦宪法中采用。由于附则是宪法的一部分,因而其法律效力应该与一般条文相同,并具有特定性和临时性的特点。七、新中国宪法的历史新中国先后颁布了一个宪法性文件和四部宪法,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修正案。真题演练1.(单选)我国目前的根本任务是()。A.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