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aura-el.com/Index/index.htmlIT管理·智慧ITNEEQ:83850415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范围管理包括确保项目做且只做所需的全部工作,以成功完成项目的各个过程。管理项目范围主要在于定义和控制哪些工作应该包括在项目内,哪些不应该包括在项目内。项目范围管理过程包括:5.1规划范围管理—为记录如何定义、确认和控制项目范围及产品范围,而创建范围管理计划的过程。5.2收集需求—为实现项目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相关方的需要和需求的http://e.aura-el.com/Index/index.htmlIT管理·智慧ITNEEQ:8385042过程。5.3定义范围—制定项目和产品详细描述的过程。5.4创建WBS—将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为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件的过程。5.5确认范围—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5.6控制范围—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图5-1概括了项目范围管理的各个过程。虽然各项目范围管理过程以界限分明、相互独立的形式出现,但在实践中它们会以《PMBOK®指南》无法全面叙述的方式相互交叠、相互作用。http://e.aura-el.com/Index/index.htmlIT管理·智慧ITNEEQ:8385043图5-1项目范围管理概述http://e.aura-el.com/Index/index.htmlIT管理·智慧ITNEEQ:8385044项目范围管理的核心概念在项目环境中,“范围”这一术语有两种含义:u产品范围。某项产品、服务或成果所具有的特征和功能。u项目范围。为交付具有规定特性与功能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必须完成的工作。项目范围有时也包括产品范围。从预测型方法到适应型或敏捷型方法,项目生命周期可以处于这个连续区间内的任何位置。在预测型生命周期中,在项目开始时就对项目可交付成果进行定义,对任何范围变化都要进行渐进管理。而在适应型或敏捷型生命周期中,通过多次迭代来开发可交付成果,并在每次迭代开始时定义和批准详细的范围。采用适应型生命周期,旨在应对大量变http://e.aura-el.com/Index/index.htmlIT管理·智慧ITNEEQ:8385045更,需要相关方持续参与项目;因此,应将适应型项目的整体范围分解为一系列拟实现的需求和拟执行的工作(有时称为产品未完项)。在一个迭代开始时,团队将努力确定产品未完项中,哪些最优先项应在下一次迭代中交付。在每次迭代中,都会重复开展三个过程:收集需求、定义范围和创建WBS。相反,在预测型项目中,这些过程在项目开始时开展,并在必要时通过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进行更新。在适应型或敏捷型生命周期中,发起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