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分享,请10个好友免费读来自社区《知识管理训练营》�第2课:记不住?|如何打造移动的私人图书馆陈华伟09-1900:0009:12越是碎片化时代,越需要系统性学习;越是浅尝辄止的时代,越需要深度学习。你好,我是陈华伟,今天我们来谈谈:如何打造移动的私人图书馆?解决书读完就忘,记不住,用不起来的难题。关于读书的三个悲伤故事先跟大家讲三个真实的、悲伤的、关于读书人的小故事,我称为「记不住、用不上、累断腰」。看你有没有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第一个悲伤故事。16年春节的时候,我跟一个朋友在咖啡馆聊天。他说,回想过去一年,读了五六十本好书,可是现在怎么也想不起来读了哪些书,收获了什么,就好像水流过的石头一样,风一吹,太阳一晒,什么都没有留下。他之前在IBM做过很多年咨询,现在也是上市公司高管,学习能力很强。爱读书爱知识,却有如此感受。过年期间,这样的聊天,确实有点悲伤。这就是,「读书如水过大石,什么都没有留下」的记不住悲剧。第二个故事,找不到。之前一个在行学员,他也是特别爱读书爱思考的人,平时读了很多书,都很认真地在书上画了很多道道,还做了笔记。平时感觉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是在写文章要快速准确引用之前读书的资料时候,才发现了问题——书到用时不仅仅是方恨少,更是找不着。他就在书架上面心急火燎地一本一本的翻,却抓耳挠腮地翻来翻去找不到。结果**五分钟过去了,还是翻不到,立刻思绪就断了,写文章的情绪下去了,整个的写作过程就特别不顺畅。把笔一扔,「老子不写了,还是来盘Dota爽快」!人脑不适合记忆和知识存储,更适合做创作的工作。在创作的时候,整个创作是一个很长的思维链条,它涉及到很多,包括记忆、联想、迁移等等等等,是很复杂的,它必须要很流畅才行,否则灵感也就灰飞烟灭,一下就没有了。就像我们上节课说的大厨炒菜,每次都要重新现场准备食材,非常悲伤。这就是读书有思考,有收获,但是难于用起来的问题。第三个故事,累断腰,讲的是我自己。「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搬书累断腰」。我家里面有5000本纸书,一次搬家得用好几十个烟箱子。搬书,我都搬出经验来了,都是直接去卖烟的小店里面一口气买上几十个烟箱子。最近一次搬家之前,我先淘汰了一轮纸书,给楼下漫咖啡送了几百本对我没有留存价值的书。结果,到最后,还是搬了30多个烟箱子。以至于,我搬到新家之后,头都要炸了,直接把它们扔到了卫生间里面,门一关,再也没有打开过。现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