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所长谢利民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课程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委理事全国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核心素养培育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上海师范大学谢利民一.学校内涵发展中关注质量:教师与课堂1.“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国家2020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校长班子教师队伍课程教学3、教师是关键,课堂是焦点。二、培育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一)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核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三个方面、六大指标、十八个基本要点(一)文化基础:1、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2、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二)自主发展:3、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4、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三)社会参与:5、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6、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二)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1、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明确各学段、各学科的具体育人目标和任务,强化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2、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自觉有效贯彻落实;引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及未来发展方向,激励其向目标努力。3、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不同学段、年级、学科的学习内容完成后应达到的程度要求,对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进行评价。三.教师对现代教学理念的贯彻1、“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内涵为什么教?为谁教?怎么教?尊重学生的差异、个性与选择权利2.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帮助树立强烈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实现由“关注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向“关注学习知识的学生”的转变体现的是教学终极目标的变化。四.优秀教师的实践性知识1、教师的专业知识构成本体性知识(教学活动实体内容)条件性知识(教学活动理论支撑)实践性知识(对教学实践性指导)2.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经过自身的整合,反思,加工和提炼,所形成的具有教师个性化特征的知识(教学机智)五.教师:知识播种者—对课程与教材的再开发教材的知识激活知识教师知知识活化识内化教师的教师知识的个性特征观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