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西学-新学: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西学东渐: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中学-旧学:我国传统的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中学西传:指我国传统的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向西方传播的过程。早期:西学东渐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明末清初;第二个时期是鸦片战争以后。拓展:中学西传:汉朝-唐朝-宋朝异质文化:西方文化-儒家文化同质文化:欧美文化-日本文化异态文化:蒙古文化-汉族文化作用:将新颖的异质文化导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系统,揭开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新篇章。同态文化:两河流域文化-黄河流域文化一.西学东渐的推动者:传教士—作用一.西学东渐的推动者: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明神宗万历年间即1583年来到广东肇庆传教,1610年在北京病逝。利玛窦利玛窦是如何调整适应的?实行入乡随俗的调和策略注意打通官场环节,争取朝廷支持以介绍西学,切磋学问的方法广泛结交士大夫《几何原本》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一.西学东传的推动者:传教士—贡献徐光启(1562年-1633年)一.西学东渐的推动者:传教士—作用《坤舆万国全图》:这张世界地图使中国人第一次从地图中看到了整个世界二.西学东渐的意义:1.“利玛窦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同时也是18世纪以来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被尊称为‘泰西儒士’”。文中错误的表述是()A.人物B.称号C.地点D.时间D2.入华之初,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策略是()A.强迫接受B.顺其自然C.无为而治D.入乡随俗D3.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成中文的第一部西方科学著作是()A.《泰西水法》B.《几何原本》C.《同文算指》D.《万国图志》B(1)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2)以“科举制”为代表的制度文化(文官制度)(3)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社会生活(4)以“儒家道家”为代表的思想文化近代西方崛起对中国明清时期的影响(1)外贸顺差与白银成通货(2)高产农作物引进与生产生活面貌改变(3)海患加深与澳台危机(4)西学东渐与科技传扬拓展思维:强盛的古代中国对西方的影响坐落在北京阜城门外的利玛窦墓碑墓碑上中国传统的双龙戏珠图案与欧洲风格的玫瑰花浮雕浑然一体,正可体现这位明代中西文化交流代表人物的生平。图中利玛窦穿的是什么衣服?你能说出他这样做的原因吗?利玛窦和徐光启西什库教堂(北西什库教堂(北堂)堂)(1)《几何原本...